教學隨筆編輯推介

【教學隨筆】回想九一一(宋淑慧)

好清楚當年九一一事件發生時,坐在電腦前的自己看到YAHOO突然彈出此新聞,即衝出去開電視看CNN直播,那標題Attack America記憶猶新,世界局勢忽然緊張起來,恐怖主義陰霾彌漫⋯⋯

這倥傯歲月,一晃眼廿年,以前講採寫新聞,遇上這一天也必定作為例子分享,如:當日火頭處處如果要你採訪,媒介可以怎樣採訪?

首先考慮會否直接派記者到當地採訪,而衡量是機構的資源問題,採訪成本及人手,有記者擁有美國簽證可即時起行?當地有特派員則不必考慮,甚至安排留學生作臨時特派員,又或者可聯絡美國華文友好媒體提出交換資訊要求,而翻譯通訊社的消息是主要新聞來源,其次是越洋採訪,邀請專家學者評論⋯⋯以香港媒體而言,誰最先知道九一一受害者中有華人、港人,不只是獨家,而是新聞的接近性又邁出一步,無論怎樣研判這新聞,都要和時間分秒必爭。

而廿年過去,這新聞變任何紀念性新聞般例行公事地報導,大家有藉此提升媒體其中之一的功能:教育嗎?九一一的教訓世人可依然在承受着⋯⋯

其次是九一一新聞令網上新聞重要性提升,傳統媒體結合新媒體發展成大趨勢,扁平的報導變得更立體,遇到即時新聞報導的考驗和反應更不可怠忽,讀者們已經由以往盯著電視看直播,買報紙看更多篇幅報導的資訊,變成網上大軍,不僅僅接受訊息,也作出回應,不少傳統媒體在網上鼓勵讀者說出自己的故事,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元化聲音使網絡媒體力量增強,產生某種凝聚力,安撫人心,因此不少重大新聞事件發生後,網絡似大海容納百川的特質成為新的視點及吸引力,許多人現今看網上新聞更愛看各方回應。

另外,講採寫也不忘提醒同學們,網上資訊太多太雜,一不小心就中伏了,怎辨識是記者和編輯功力的試金石,想當年meme這字爆紅,網上流傳許多九一一相關相片,真的嗎?或只是網絡上一些常客操弄的改圖?meme中文是指「網絡上爆紅事物」的意思,在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更催生這類事物,Internet memes就是指「一夕之間透過網絡散播而爆紅的人、事、物」,通常都能夠引起人們共鳴⋯⋯若得到傳媒助攻,可以想像漫天飛舞的是謠言還是事實?小心!小心!小心!

九一一介紹給同學要留意的材料(筆者提供圖片)

傳統媒體結合新媒體能巧妙、小心而非別有用心地運用的話,重大新聞事件可表現多角度、立體、互動面貌,這境界是往昔難以企及的。

九一一新聞可以學的可不少!

宋淑慧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