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梁振英收工曾俊華冇機會

 

梁振英不參選連任 , 是否會為曾俊華帶來晉身特首的機會呢 ? 答案是否定的 , 也順便回應有些朋友以為我是涼粉打手向財爺開炮, 我正是本事實和對香港財政體系的認識 , 讓大家看看什麼是庸才 。
香港過去50來年的政府體制, 財政司長其重要性是中外世界很多城市所沒有的 。 因此一個很有才華又能幹的財爺 , 和一個只是掌櫃照本宣科 ; 對全社會發展所能夠起的作用真有很大差別。賽馬吧,一流騎師可把搖珠馬跑成馬王 ,3 流騎師只能把馬王跑 落五班 。
戰後香港開創性的財政司首推郭伯偉, 為香港建立健全財政制度的是夏鼎基, 很有才華及個人風格是彭勵治 ; 回歸之後, 梁錦松曾蔭權都不過不失 , 唐英年是等坐特首的很一般了, 到曾俊華是每下愈況。 其實雙曾都跟著一流師傅,無關乎個人的學養見識, 卻在於個人是否願意有所作為, 領導團隊的臭味相投也互相影響 ,大師傅的珠玉在前很有一套他們沒有 充分用好。
夏鼎基為香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體系, 幾個重要核心的確是金科玉律。 首要是自由經濟, 堅守市場的不斷發現程序 discovery procedure , 我不打算在這裏去談論海耶克哲學理念 。到了80年代,夏鼎基一方面貫徹海耶克的整套理念架構,以不斷健全發展香港金融和市場的法治基建, 由原來放任自由改變為積極不干預 , 也就是強化政府的角色 。 政府要強化職能是離不開錢的, 後來者已很多錢而無所作為就太過庸才了。其次是把政府總開支限定於佔本地生產總值 18%到22%之間 。再有是低簡稅制 ,財政儲備的積累能夠應付整個政府的一年開銷已經十分充足。
在世界的財政經驗, 富裕地區過份高積累是不必要的。 早期年代中國政府的過高積累 , 是大量用於國防和基本建設, 水利道路發電廠和重工業等等。 這是早期發展經濟和計劃經濟之道, 先藏富於政府而不是藏富於民 , 倒是強國的根本。 但香港沒有常年赤字,收入穩定經濟良好, 高到離譜的不斷積累 ,就只是反影掌管財政的人自信心極度不足。你都富到漏油的程度 ,還不去利用資本謀求更大開拓 , 而這正需要具備向前發展的經濟戰略思維 , 卻只是打理衙門前的兩畝三分地 ,都夠出色就有目共睹 了。 財爺職位公開招標, 都可望比曾俊華要強得多。
是的 ,當曾俊華把財政儲備積累足夠政府兩年躺著吃喝, 但現實上全世界狂印銀紙就等於讓銀紙不斷加快貶值 。 有如茶樓掌櫃就只知道慣性每天到銀行入錢 ,豈止足夠令大家尷尬 ,卻不斷借助瑞士洛桑吹噓香港的經濟自由度全球第一 , 報紙也是樂於在版面上垂手可得 ,實際不斷吃著老本又賣面光 。這會有些什麼作用呢?
過去十年香港年均經濟增長 3.4% ,  同期之內新加坡年均增長大約比香港高出接近一倍 。實際上的香港發展比星洲慢了5至8年。問題出在哪裏?
由2000年開始計算,  01年星洲經濟負增長2% 是獨立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星洲政府全力推動經濟轉型, 除了傳統上的電子 ,石油化工,金融 ,航運等等做好之外 ,同時加大向知識經濟推進 ,集中發展生物醫藥,交通設備 ,精密機械等等所有新興和高知識的工業產業。 結果不到十年之內, 新加坡已經成為東南亞其中最大的修造船廠基地, 全球第三大煉油中心 ,在亞洲有數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之一。 其中的一年對外貿易放緩 ,生物醫藥為當地生產總值提供很可觀的增長貢獻 ,近年星洲的製造業和建築業等等 ,佔本地生產總值四分之一 。聖淘沙島的旅遊娛樂博彩事業更是麗亮可人。
這其實都是香港可以全部做到的 ,未必會做得更好 ,也就做到七成八成吧 , 那麼香港過去十年的經濟增長怎麼說都會有5%以上 。 能夠有這增長的話 , 又落到一個很有才華又有能力的財爺手上 ,大家可以想像是什麼概念 ? 到了現時可以增加改建或新建的護老院 50間以上,在大學報讀應用性強的理工科學生直線上升 ,年青一代絕對不會擔心沒有適當職位, 起建公屋可以提前上馬, 現在更加具備條件配合推動國家一帶一路。其實香港除了律師團隊很發達 , 基本是缺乏一帶一路的方方面面人才的 ,政府可以投入更多配合大學去做呀。 尤其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 , 香港在十年前已經不應限於股票交易為主 , 國家級數和公司發債的完整債券市場 , 逐步有條件開發商品期貨市場 , 在傳統黃金市場擴大貴金屬交易 ,多元職能的資產管理, 都會是一個 能幹的財政司長工作目標 。
但這些年來我們在忙些什麼呢? 香港的財政能力只會比星洲更好不會更差 ,香港的位置只會更加優於星洲 , 香港的人口和土地都要比星洲高出約五分之一。
是的 ,曾俊華好運也不好運。好運 在於跟隨曾蔭權的慣性, 官運亨通。 所以橫洲事件 ,梁振英和曾俊華連一個較重要的會議也沒有開得成。 不好運是的確沒有一番表現, 這要怪誰? 可憐的香港自己。
形勢顯現在變化之中 abc之後 梁振英不參選 泛民及親英美派的商界和外部勢力 都會在做一樣嘢 用曾俊華借殼上市。

 

 

讀者 :  許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