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章觀影感言

《侏羅紀世界》:我們的同伴 恐龍的旗幟

人類的世界十分複雜。複雜,因為人心難測;然而,一旦非人類之超級生物遇上了人類,他們又會如何,原種恐龍如何面對人類,DNA混種恐龍又如何。無論是與生俱來,還是後天學習,明白同伴的意義,才可以共存。筆者看過《侏羅紀世界》後,以為最有趣之電影說明,便是同伴之意義;我們的同伴才是最強之生存武器。
《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由史蒂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監製,導演是哥連卓法羅(Colin Trevorrow);腳本由Rick Jaffa和Amanda Silver執筆;演員有基斯柏特(Chris Pratt)和拜絲黛麗侯活(Bryce Dallas Howard)。
《侏羅紀世界》跟《侏羅紀公園》有著不少呼應,惟本文不贅。《侏羅紀世界》劇情講述侏羅紀主題公園營業,馬上吸引成千上萬遊客前來。表面上這是一個以恐龍為主題的公園,但其涉及一項秘密軍事「任務」,其實後幕玩家正在實驗新種恐龍,用以執行軍事行動。同時故事說明又引起兩種道德風險,一是基因混種恐龍是否違反自然定律;二是樂園把這些恐龍視為資產(Asset),名符其實之「物化」。劇情誠如大家所想,其中一隻超級混種基因龍走出高牆,主角為了「女友」之兩位外甥,跟「女友」和兩位外甥並肩作戰,與超級龍抗戰到底,最後「無事」。
其實這類電影,跟《加州大地震》看似相若,若以嚴格類型而言,則見分別。但《加州大地震》似乎更見其商業化之向度,《侏羅紀世界》則呈現著較多隱喻之說明。《侏羅紀世界》處處又在在地建構著一種生命觀。這是同伴的意義。
男主角跟四隻強悍恐龍建立了某種同伴的關係,因此在危急之際,恐龍最終還是選擇保衛人類同伴。工作狂之阿姨原來冷待前來參觀之兩位外甥,眼中只有資產和盈利,但生死邊緣依然奮不顧身地保衛兩個外甥;外甥兄弟之間,哥哥平日不理會弟弟,喜歡結交女朋友,但同樣在生死危急之際,誓死握著弟弟的手。最後是控制室之工作員,當眾人離去之際,他相信自己必須留守至最後,因為同伴需要自已。人類所以能活下去,因為我們的同伴還在那方某處,牽手同行才可以活下去。如是恐龍之同伴角度,自然引起更多想法和啓示。最重要之同伴意義則在一場恐龍戰。四隻強悍恐龍跟超級龍戰鬥,一直處於下風,但小甥忽然提到:「25、40,必須找來更多牙齒恐龍。」小姨便打開9號倉,放出侏羅紀老朋友原種暴龍Rexy,Rexy出倉便馬上加入戰團,同時改變了局面,超級龍失去了優劫勢。然而,Rexy仍未能完全地控制場面,甚至一度失去主動權,最後還是強悍恐龍Blue醒來後發揮關鍵一招,Rexy乘勝追擊,最終超級龍遭池中的蒼龍突襲,超級龍在池中被蒼龍吞噬。Rexy強大不容置疑,但還需要同伴才可以打敗敵人。
四隻強悍恐龍和超級龍均沒有人類基因,但四隻強悍恐龍透過成長和學習,跟人類建立情誼;相反超級龍成長過程完全沒有人類影子,沒有人類的意義;到底後天還是先天重要。此外,超級龍最後還是被原種恐龍打敗,似乎針對基因之說明,似乎又見某種看法。
然而,無論後天還是先天,人類總是沒法避免地面對不同因果和困難;誠如電影中所言;因為,我們從來都不了解世界(We don’t the world);我們受傷,但卻因而看到生命的意義;也因為死亡,我們才感受到生命質感。原來生命不止21克;還有同伴的意義。從恐龍到人類,如果是某種進化之歷程,恐龍和人類同伴的意義超越了歷時和共時的譜度。人類總受以旗幟分別彼此之異同,但恐龍和人類一旦走在一起,應該並舉那一張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