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章觀影感言

給香港的情書:《未夠秤》

在街上看到一群15、17歲的少年,你會期望他們做甚麼?或者大多數人也會認為,這個求學時期青少年應該讀好書,將來為社會服務。然而,香港有一群年輕人,沒有安守本分地待在社會對學生的期望,反而參與社會運動,為他們的「家」發聲。社會運動其中較矚目的少年成為紀實電影的主角,他們是學民思潮發言人黃之峰和社民連「馬仔」馬雲祺。

由英國導演Matthew在港拍攝,<<未夠秤>>(Lessons in Dissent)是一部追蹤香港兩位年輕人參與社運的心路歷程,以及對社會看法的電影。拍攝三年,記錄了不少香港重要時刻,包括六四、七一、反國民教育和2012年立法會選舉等,見證了90後社運戰士如何帶領港人尋找「出路」。

近來不時會聽到人們說 “Hong Kong is Dying”。在這個困局的時代,香港的確像看不到希望。2012年的一晚,黃之峰在內的團體成功號召市民迫爆政總,那一天我們改寫了歷史。我不是要高舉黃之峰是「未來新星」,但他卻是一位社會運動的行動者,走在前線嘗試改變甚麼。電影以數節課堂給我們看到「行動能夠帶來改變」的道理,每一節課也嘗試從多方面建構兩個年輕人的立體面。觀眾或會發覺,在傳媒鎂光燈背後,他們也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年輕人,同樣地面對生活問題,例如宗教、住屋、朋友、學業等,卻都堅信「愛香港」不是單單用言語表達,而是要用行動去保護這一個城市。

除了電影的焦點外,特別欣賞製作人以「未夠秤」為主題。從電影畫面中,導演嘗試帶觀眾把角度拉遠,以局外人身分看兩位少年在媒體鏡頭前後的一言一行。或者我們對黃之峰回應問題的條理很熟悉,但在媒體訪問後,我們卻難得看見之峰與朋友對答的那份青澀。電影的定位讓我們重新審視今日兩個受媒體關注,甚至有市民高捧的青年領袖,如何當一個年輕人的身份。

仔細看,你或會發現在他們的身邊的,很多都是成年人。之峰、馬仔的權力不比成年人多,或者可能少更多。在片中,警員允許學民在街派發單張,卻在遠方監視稱擔心學民團體會被騷擾; 馬仔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在2012立法會選舉也不過是幫議員派單張。兩個例子證明年輕人在社會上的權力從來都很細微,但在狹少的空間裡面,這群人仍賣力地參與社會,像小苗在縫隙中掙扎求存。他們的精神給香港上了一課,也給成年人上了一課。

其實我們說「愛香港」的同時,便有責任去保護它,一切很簡單,沒需要分年齡,就算是微不足道的你、我、他。

觀看完這部電影,我想<<未夠秤>>大概是導演給港人的一份情書。用兩個小時,重溫市民聯起抗爭的日子,再次告訴港人香港還有希望。處處看到我愛我城的情懷。儘管導演不能改變香港的問題,但在這一天他選擇用紀錄片向大眾說故事,指出問題所在,希望香港be a better world。而今天,我坐在電腦前打下一篇觀後感。這是我可以做的,你,又可以做甚麼?

《觀影感言》/木影人


[1]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analects/2014/07/hong-kongs-youth-activists

[2] http://www.scmp.com/news/hong-kong/article/1465975/documentary-director-matthew-torne-says-hong-kong-still-colony?page=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