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敢批港聞

保育繁體字

主持:馬翠怡

【文字版】

無綫電視85台在星期一正式易名為「J5」,以財經資訊和外購節目為主,其中晚上黃金時段有普通話新聞報導。原本將明珠台的普通話新聞報導移到「J5」播放是沒有問題,但星期一開播的一連串普通話節目就引起社會爭議。因為新聞中的人物名字、圖表說明文字等,全部變成簡體,亦只提供簡體字幕,通訊局至今已接獲過萬投訴。無綫企業傳訊部副總監曾醒明回應稱,J5頻道是要照顧一些只懂普通話而不懂繁體字的觀眾,「既有翡翠台和互動新聞台廣東話新聞、繁體字字幕,亦有J5普通話新聞、簡體字字幕」。有人即時問,播於韓劇日劇又是否需要加韓、日字幕呢?

其實,有無必要全部改為簡體字?為何之前明珠台用繁體字,現在要改變?如果是為了商業利益,照顧有需要的觀眾,也不太有說服力,因為鳳凰衞視在港播放多年,觀眾更是全球華人多於本地,雖然都是以「普通話」廣播,但仍是用繁體字幕。

我問過內地生同學,他們覺得簡體和繁體都可以接受,也認為繁體字是更有美感,而TVB無站在港人的角度思考,出現簡體字就確實是「怪怪地」。「怪怪地」原因是香港是少數使用繁體字的地區,這是香港的文化。香港的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但無規定用簡體還是繁體,但繁體字正是香港的傳統。日常生活上,例如政府公函,我們接觸的多數都是繁體字。

TVB的做法,就如教育局提倡香港中小學生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就似強迫香港市民接受簡體字,強迫接收的東西,恐怕沒有人願意「硬吞」。文字是溝通和知識傳播的工具,也是文化的瑰寶。作為少數仍然使用繁體字的香港人,就如當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在演講中提到:香港這個地方,有責任將繁體字保護起來。

撰文:馬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