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專訪專訪

比別人多少少——陳易希專訪

【名人專訪】

摘星,是那麼遙不可及的夢,而在浩瀚無邊的星空,他有自己的一顆星,卻不以此自矜。充滿符號與數字的科學世界,卻是他從少便流連忘返的國度,甚至為此貢獻全部休息時間和金錢。他總快一人步,看到科技上的種種商業優勢。這個他,就是「星之子」——陳易希。

只是比別人做多少少

十年前,陳易希憑著研製了三年時間的智能保安機械人獲得第五十五屆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物理學二等獎,翌年更獲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把編號20780的小行星以其名字命名,因而成為傳媒、以至港人口中的「星之子」。後來他獲香港科技大學破格取錄、成為京奧火炬手、傑出資訊及通訊科技青年、其母校最年輕的校董會成員以至現在手機應用程式公司的行政總裁。聽到自己輝煌的履歷,陳易希臉上沒有流露應有的自信或喜悅神色,他並不認同自己比別人更有天賦, 「從小到大,無論哪一方面,我也不是最『叻』的那一個,只是比別人多放時間在自己熱愛和專注的事情上。」他自言相比馬雲、雷軍和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他仍在摸索,成功的過程中,進步的空間仍然很大,但若就科研的階段上比較,他是「比別人做多少少」 。

圖片來源:小行星20780陳易希星網頁
圖片來源:小行星20780陳易希星網頁

我只有一條路

為了科研,陳易希可以去到好盡。小時候常常把家中電子產品拆開研究、修理的興趣,儘管在其他家長眼中被視為浪費時間、無聊、怪異,年紀輕輕的他卻不為所動,視這些指責如無物,繼續樂此不疲。因為專注於熱愛的科研工作,身邊的人在打機、唱K的時候,陳易希寧願流連在科研的世界裡,父母離異使他獲得更大的自由度,他便進一步取捨了學業,投資近乎全部的時間於創作、研究和比賽上。為了得獎作品「智能保安機械人」,年紀輕輕的他卻有極大能耐,捱過無數晚通宵、每天七時上學,卻在實驗室研究至十一、二時才離開、父母想和他吃晚飯都只能在學校裏、用三年時間專注在同一個作品上,陳易希自年紀小便有過人毅力。

會考得十二分,中英文均不合格,「星之子」立即受到各方批評,但事實上,陳易希對此成績感到相當滿意,亦不介意他人的批評,唯一令他感到壓力的,就是被科大破格取錄一事。 一躍進身大學校園,一向「天跌下來當被蓋」的陳易希意識到自己與一般大學生的語言和數學能力存在很大差距,預備班時的成績令人大跌眼鏡,開始憂慮會被退學。過了半年預備班的生活,陳易希意識到若再不改變,可能會無法繼續自己熱愛的科研事業,一連繫到自己的科研生命,陳易希便想到「我只有一條路,就是一定要做到」,原本只有初中程度的語文水平,他用短短半年的時間急起直追,不但順利升上大一,連成績也上回正常水平。

網上截圖
網上截圖

不信「失敗乃成功之母」

自iPhone 5起,香港人開始意識到轉手iPhone的利潤豐厚,陳易希的公司以iPhone應用程式研發生財,但原來他的創業資本也來自iPhone。自iPhone 3推出時,當時仍是大學生的陳易希用三張信用卡炒賣iPhone 3,每部約有二三千元回報,相當可觀。及後埋首研究手機應用程式, 陳易希便看出這個行業發展空間大、有利可圖,「當時覺得iPhone一定會hit,後來看見iPhone 3成行成市,便更肯定這方面的發展一定可行。」

二零一一年,陳易希甫畢業即創業,陳易希坦言當時有在打工與創業之間掙扎。初畢業時四處求職,獲得一間公司以相當吸引的條件聘用,但陳易希當時衡量了各方因素,包括個人的人脈拓展空間、會否對後來創業有所耽擱,和最重要的:會否使個人的科研工作有所局限後,深信當時已是創業的最佳時間,便決心創立現時在業界站在領先地位的手機應用程式公司Bull-B Tech 。陳易希笑言不管在投資iPhone或是個人公司的決定上,勇氣的成份很重,而其次才是個人在科研上「看得比別人多少少」的本領,使Bull-B Tech能夠提供較新和齊全的服務。他謙遜地表示,「在競爭情況上,其他公司是有一點困難的。」

「我不相信『失敗乃成功之母』,那是騙人的,只讓你知道你為甚麼失敗,所以我只相信從小成功才能獲得成就大成功的經驗。」十年驟逝,憑著無窮的毅力與過人的洞察力,「陳易希星」發光發熱的路,相信仍相當長。

記者:趙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