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直言直言(dummy)

鍾天祥:《明報》會多製作「懶人包」 堅持用繁體字

嘉賓:鍾天祥(《明報》總編輯 )
主題:華文報紙的未來
主持:鍾溥敏
日期: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傳媒行業生態近年瞬息萬變,多個網媒冒起,但紙媒卻相繼倒閉,壹傳媒剛於昨日(22日)證實旗下的雜誌《FACE》將於三月底停刊,香港傳媒未來有何發展?

《明報》總編輯鍾天祥指,早於2000年已開始發展「報網合一」,內容分配由從前的九一比例,至2014年拉近至七三比,加上兩傘運動帶動網絡發展,令《明報》FACEBOOK專頁讚好人數由2萬多急升至20多萬,他期望《明報》未來會將報網資訊再拉近。另外,他又積極發展製作「懶人包」,將複雜的新聞事件及其歷史,以最精煉的文字、數字及圖表呈現出來,讓讀者可在數分鐘內吸收資訊。鍾又期望,2016年會每星期製作最少六個懶人包報導,《明報》以往較專注於專業讀者,希望藉此可擴闊目標至主流觀眾。

壹傳媒早前公布的去年中期業績錄得虧損後,決定停刊《FACE》,令人擔心媒體前景,鍾天祥卻大派定心丸,強調「窮則變,變則通」,透過發展網絡,是《明報》邁向多元媒體的一個機遇。

除了經濟因素,政治不明朗因素亦為香港傳媒蒙上一層陰霾,李波失蹤事件令人感到出版自由為威脅,鍾天祥可有同感?鍾天祥表示,《明報》對李波事件報道很多,充分交待事態發展。他認為,李波事件涉及一國兩制,為香港帶來很大震撼,《明報》亦通過社論表達立場,認為當局最終要以合理的方式處理,才能令人放心。此外,鍾留意到李波曾多次以親筆信形式向外表達自己的情況,作為一個專業媒體,《明報》會尊重當事人的想法,並繼續以專業態度去處理相關新聞。

無綫 J5台播普通話節目,新聞時段使用全簡體字幕,鍾天祥個人認為繁體字及簡體字都是漢字,但繁體字有獨特的美、文化及存在意義,他以自己的姓氏「鍾」為例,鍾愛鍾情,但簡體字「鈡」,可被解成是時「鐘」,字義截然不同。若以《明報》總編輯來看,會堅持採用讀者接受的繁體字,個別媒體的選擇,主要的考慮應該是從讀者及觀眾角度出發。

撰文:鍾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