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今日公布本年4月消費物價指數,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基本通脹率是1.3%,較3月的1%上升零點3個百分點。政府指升幅擴大主要由於旅遊費用和進出香港交通費用上升所致。
保留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整體通脹率在4月是2%,較3月的1.4%高出0.6個百分點。
以每月平均住戶開支金額劃分的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在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後,分別是1.4%、1.1%和1.2%。這顯示住戶開支較低的家庭,面對的通脹率為1.4%,比1.3%稍高。
甲類消費物價指每月平均住戶開支範圍為6,900 – 29,500元,涵蓋約50%的戶住。乙類消費物價指數指每月平均住戶開支範圍為29,500 – 51,000元,涵蓋約30%的戶住。丙類消費物價指每月平均住戶開支範圍為51,000 – 97,000元,涵蓋約10%的戶住。
在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4月錄得按年升幅的類別主要是「為電力、燃氣及水」,上升13.2%;交通,上升3.8%),住屋上升2.8%。而在4月錄得按年跌幅較的有衣履,下跌4.1%;耐用物品,下跌1.6%;基本食品下跌1.3%。
政府發言人表示,通脹壓力在近月大致維持溫和。4月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有所上升,主要是由於復活節假期較遲來臨,(今年在4月開始,而去年則在3月底開始),令與旅遊相關的費用錄得明顯按年升幅。
發言人又說:「展望將來,整體通脹在短期內應維持輕微。本地成本和外圍價格壓力應會持續可控。政府會密切監察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