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今天樹仁同學作品編輯推介

香港醫學發展史里程碑-醫學博物館

一場疫症的來臨,影響了全香港的市民,大部分人不用到學校和公司上課和上班,時間好像忽然變得用不完。最近一個多月,醫療系統和公共衞生成了香港人最熱門的話題,無論是政府的抗疫工作,還是醫護人員的罷工行動,都引起了大眾的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會持續多久,仍是未知之數。不過,要數到香港歷史上最重大的一場疫症,1894年爆發的鼠疫必定榜上有名,這亦間接造就了政府興建香港醫學博物館的前身-即是香港細菌學院。

黃灝庭攝

香港細菌學院位於上環堅巷,於1905年興建,並於1906年正式啟用,是香港首間細菌檢驗所,主要負責進行對流行細菌研究的工作,特別是應付當年仍然流行的鼠疫,並對此病進行病理研究。翻查資料發現,原來當年的鼠疫於5月至10月爆發,港英政府在疫症剛爆發時,便馬上採取各種行動,包括封閉上環太平山街一帶的民居以及執行消毒工作,也就是俗稱的「洗太平地」。另外,又強制隔離病人,由於當時華人對西醫的信任不足,加上教育程度低,使政府的工作一度受阻。

直至1894年10月,時任港督羅便臣才宣布疫情暫時受控,4個多月來,總共有多達2500人死亡。可惜,好景不常,在之後的30年,香港每年都出現鼠疫,令港英政府毅然決定於1905年興建香港細菌學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細菌學院便易名為香港病理學院,並於1960年遷至西營盤,學院原址被政府徵用作放置醫療用品的倉庫。至1995年,正式改建為今天的香港醫學博物館。

黃灝庭攝

如果想到醫學博物館參觀,相信並不困難,雖然它經過歲月的洗禮,不過其紅磚外牆依舊奪目,很容易便能發現它屹立在上環半山。只是旁邊早就事過境遷,還好仍能在卜公花園找到紀念這場鼠疫的紀念碑,使這段歷史不至被遺忘。醫學博物館在一百多年前,曾為香港醫療史作出很大貢獻。一百多年後,醫療技術和香港人的教育程度都提高了不少,面對另一場疫症,香港政府似乎失去了港英政府的果斷。究竟這是否全是政府的錯?香港能否安然度過?相信歷史會給予我們答案。

黃灝庭 18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