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3.18

《蘋果日報》

武漢病毒刺傷特朗普
這個時候特朗普才慌忙出招。對外鎖國,切斷與而疫情急劇惡化的歐盟交通;對內則勸喻餐廳、酒吧休市,上班族家居工作、小朋友遙距上課,叫停大型公眾集會等以圖阻截疫情蔓延。動作雖是慢了好幾拍,觀乎大陸及南韓的經驗,這些社區隔離措施理應能有效扭轉疫情。然而現代經濟工商關係一環緊扣一環,行政強制切割,其代價將是經濟停擺以至下滑。且不管聯儲局減息多少厘,顯然都無助紓緩航空公司、餐廳、酒吧……客源中斷之困。何時方能撤除切割措施以恢復經濟運作?

《東方日報》

人禍疫災重擊不休 經濟自由首遜星洲
廢官後知後覺,全球疫潮大爆發,袁國勇等專家近日均建議擴大封關,澳門本周一率先宣布,由周二起除中港台人士,外地人士入境澳門均須隔離十四日,之後又頒令由今日凌晨零時起,禁止外地人士進入澳門。反觀香港對內地及澳門台灣以外所有地區發出的紅色外遊警示卻姍姍來遲,而且周四起才強制檢疫隔離十四日,不但比人慢九拍,亦引起一片衝關狂潮,搶購機票,帶病趕回港,一晚有廿多人抵港後在機場送院。而且封關並非像澳門一刀切禁止入境,而是留有空隙引蛇入屋,東施效顰,拖泥帶水,這就是港式廢官思維特色。

《明報》

港人子弟回港「避疫」 政府須有周全配套
科學研究一再證明,單靠封關不足以防疫,必須做好社區抗疫及檢測工作。因應疫症大流行,澳門和大馬昨天宣布全面封關,禁止非本地居民入境,有關做法對控疫的作用,有待觀察,然而像香港、新加坡這類高度開放經濟體,是否適合或能夠照跟,又是另一回事。香港走的是嚴格入境檢疫路線,跟新加坡針對爆疫國封關的防疫方法迥異,目前兩地均面對輸入病例風險增加,惟疫情大致仍受控制,新加坡在保持社交距離方面未如香港般嚴厲,未有下令停課,確診病例比香港要多。新加坡政府最近也針對德法意西四國「封關」,惟當局同時承認,新加坡無法孤立自絕於世,隨着病毒全球擴散,入境控制作用將愈來愈小,當局未來將要更多依靠社區防疫措施。香港看待防疫策略,亦要考慮相關問題。

《經濟日報》

疫症倒灌潮殺到 善用科技追蹤檢疫
要有效追蹤被檢疫人士,固然要靠電子手環,但手環數量有限,即使港府已訂購6萬隻一次性手環,配合新手機程式來優化追蹤。惟遠水難救近火,港府可參考南韓、泰國和台灣的做法,讓入境者下載手機應用程式,若對方失聯,便直接追蹤手機定位。此舉雖有侵犯私隱之嫌,但在非常時期當採非常手段,防疫與私隱之間須作出取捨。
多國為了遏制疫情,都不惜採取激烈手段,全世界都在關注各地政府如何攻克新冠肺炎危機,作為借鑑。面對第二輪疫情來勢洶洶,港府須把好關,盡力做好這項人命關天的重要任務!

《信報》

歐美該學香港人人戴口罩
人人戴口罩是香港社會的抗疫共識,可是歐美並不以為然,他們的觀念是有病才需要戴口罩,而戴着口罩走來走去等於「病人通街播毒」;為了避免異樣目光,連確實有病的人也不敢戴口罩外出。歐洲之中,明白戴口罩的道理是「保己護人」的國家,唯有捷克而已,該國首都布拉格下令,從當地時間十七日午夜起,市內所有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必須佩戴口罩,即使只是頸巾或類似材質的臨時口罩也可,總之要遮擋着鼻和嘴。
瘟疫蔓延時必須佩戴口罩在香港是順理成章,人同此心,但要歐美人士照做,卻可能需要一番頗費工夫的思想教育,這亦是那麼多留學生急於回港避疫的原因之一。約翰遜若要洗脫「佛系抗疫」之污名,其他各國元首不希望疫情沒完沒了,害得經濟由衰退惡化為蕭條,最簡單及基本的做法莫過於強烈呼籲人人戴口罩。與其讓六成人口感染病毒實現「群體免疫」,不如讓超過六成國民遮擋鼻孔及嘴部,屆時不戴口罩的人反而受到異樣目光。

《大公報》

特朗普污名化中國 圖轉移國內矛盾
股市下跌、經濟衰落嚴重損害美國人的錢包,而疫情失控則威脅美國人的生命健康。正如評論家們指出,美國等西方國家白白浪費了中國付出慘重代價爭取到的兩個月時間窗。美國疾控中心終於承認,“死於冬季大流感”的一萬四千人中,不少是死於新冠肺炎。美國目前確診的患者不算多,原因是檢測緩慢,到底有多少美國人感染,只有天曉得。
疫情在中國受到明顯控制,在美國等國家方興未艾,足證美式“民主”制度並不是護身符。特朗普遭到政治對手的猛攻,於是將一切問題歸咎於中國,日前咬定“疫情來自外國”,現在更言明“中國病毒”。看來特朗普政府除了尋找“替罪羊”,對疫情蔓延已是無計可施。

《文匯報》

黑暴「攬炒」損港自由 融入內地添港優勢
香港奉行開放自由、市場驅動的經濟傳統,與加強內地經貿融合,完全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根本不衝突。香港與內地越來越密切的,是經濟聯繫和經濟活動,而不是經濟制度的融合。內地繼續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經濟,香港繼續按照自由資本主義制度發展經濟,這正是「一國兩制」的重要制度安排。如果說經濟活動上的密切和深度交融、互利,會影響經濟制度,那中國和歐美的密切經濟關係,豈不也會影響各自的經濟制度?所以基金會報告中所言的憂慮,是難以成立的。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Airlines badly need a lift as industry dives
The world’s airlines employ 2.7 million people and are under immense and growing economic and operational pressure. They may need to adapt, as American carriers did over the past decade, through consolidation with competitors and streamlining operations.
Over time, health restrictions may prove too limiting and have to be reconsidered, with an eye on people’s livelihoods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economy. Authorities also have a role to play in keeping in mind the aviation industry when it comes to subsidies, tax breaks and char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