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新聞評論課室港聞社會議題

虛擬寫實,孰好孰禍?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敍利亞四歲男孩艾倫被海水衝上土耳其沙灘的照片,引起掀然大波,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這幅虐心程度不下於多年前非洲餓得皮包骨的小孩被禿鷲虎視眈眈的畫面,可見撼動人心的,不僅是文章,上乘的新聞圖片亦然。

新聞圖片的重要性,各大報章及雜誌的編輯比我們都清楚,絕好的新聞圖片不經加工卻最有力,自然教人看上癮。 在執行的層面上,刊登一張吸睛的新聞圖片卻有不少難度,客觀環境的限制往往使一眾攝記「行人止步」。於是近年全球有不少媒體選擇以設計圖片取代真實的新聞圖片,以畫筆加工,期望做到的,是留住讀者的眼球。這種風氣日盛,但筆者認為除非攝記無功而還,否則傳媒不應濫用「設計圖片」這道「雙面刃」。

圖片新聞作為一種呈現的形式,較一般的文字表述更簡明、具沖擊力。 就媒體刊登設計圖片的情況舉例而言,某報在過去數月其中一日的A1刊登熱血公民創辦人王洋達的大頭照時,為他的照片「加工」了兩隻獠牙,意指他以網聚等方式招攬新人,「吸血」是也 ; 某報亦常以狼牙、狼尾伴隨著特首,此舉實在值得商榷,作為具公信力的紙媒,理應為讀者呈現客觀的事實,而非為圖片加工,令報道存有立場,影響讀者對新聞人物的觀感。潛移默化以致「洗腦」的情況,令讀者失去自身的判斷力。

除了醜化政治人物以外,設計圖片亦常見於車禍、意外等報道。這種引用雖未有前者「洗腦」之效,一眾讀者似乎欣然接受。沒留意謬誤,卻不代表它不存在。首先,用上了插畫報道,代表事件經過插畫師的詮釋再表達,不免添了誤差。即使讀者能更易消化內容,但內容存有誤差,那媒體不就喪失了應有的公信力嗎?雖說內容經過插畫表達,部分血腥的畫面會被過濾,但對讀者的影響還是存在的。不然一些賣弄打鬥情節的漫畫何以需送到有關部門作檢閱?又何用為讀者年齡設下限?

改圖難免會出現誇張和失實的情況,影響受眾對該人或事的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早前盧寵茂港大跌倒,翌日被全城瘋狂改圖,不少人只求開心,未有了解事件。即使沒有改圖,圖片的選取亦可收此效。去年美國一名黑人青年Mike Brown遭警射殺,有電視媒體用了一張Mike身穿籃球背心做出不知明手勢的照片,作為新聞報導的頭像。在大眾都不認識肇事青年的情況下,對他的第一印象源自報道中的相片。試猜想,如果相片中的青年是身穿名牌西裝,舉止優雅,或許在未看新聞內文前,大家已經覺得青年無辜。不管那手勢具什麼含意,媒體登出的這張相片,已經影響了大眾對該青年的印象。

由於現時設計圖片不僅是報紙的點綴,已經成為新聞內容的一個重要的元素,甚至在電視新聞中也能見其蹤影。筆者希望圖片編輯更加不要放棄自己的權力和智慧,忠於事實。

作者、資料:區嘉俊、彭焯煒、吳浩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