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港聞社會議題

德國有「難」了

【最佳新聞評論獎】參選作品
作者:周嘉瑜

過去一星期,敍利亞的難民分批抵達德國國境,單是9月12日已接收近1.3萬名難民。在敍利亞難民的議題上,歐洲各國面面相覷,這個燙手山芋誰都不願接手。這道理任誰都懂,同樣事情在1975年亦曾與香港扯上關係,當年大量難民從越南逃至香港。貨輪「長春號」登陸,揭開序幕,一直擾攘至2000年,最後一個難民營關閉,事件才告一段落。當年可見,有關接收難民的考量,必須審慎,否則對國民而言只是噩耗。

雖說是泱泱大國,接收成千上萬的難民過後,德國的硬件相繼響起警號。德國媒體報道,慕尼黑政府正考慮是否開放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主場館,作為臨時難民安置點。德國運輸部長多布林特早前亦承認地方接納能力面臨極限,同時抨擊歐盟在保護邊境問題上「徹底失敗」。當地政府「舉白旗」,可理解為給予歐洲其他國家壓力,但相信當地的負擔亦達臨界點。有評論指,即使有用不盡的資源用於應付難民所急,但社區、民眾反應等的軟性問題亦會逐漸浮現。

德國憲法有明文規定要接收政治難民,而德國有著完善的難民處理制度。換而言之,在德國得到難民資格相對較易,雙方面的誘因促使大量難民「針對性」的流入德國。面對這種侵入,德國政府也奈不了何,畢竟憲法保障了難民,修憲不在一朝一夕,遠水救不了近火。被憲法綁著了手腳,此為一「難」。

對一班饑民而言,白麵包已奢侈得很,大概不會斗膽要求救援者提供自助餐吧!當俄羅斯等國家首肯幫忙接收難民,而難民卻反應冷淡,不願來投。到底這班饑民有多「餓」,大家心中有數。「中門大開」的格局,對方來勢洶洶,門卻關不了,此殘局大概叫默克爾抓破頭皮,此為二「難」。

德國的另一「難」,在於國際舞台的角力。英方在接收難民的議題上,一直顯得被動,到後來一改口風,表明只會接收難民營內的民眾而非強行入境的難民。束手看著德國拆局之餘,亦不忘「抽水」。德國的每一個部署都被放大審視,隨時遭人垢病,蒙受極大壓力,此為第三「難」。

「難民事件」這局棋中,德方第一步已走錯。一九七九年的越南船民潮,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率先揚言:「一個船民也不收留,我會將船拖回公海」。多年後回顧,方發現此舉極具政治智慧。現時,德國巴伐利亞公共電視台稱,慕尼黑市已非常接近一場人道主義災難。本文標題中的「難」,本意是「難題」,並沒「災難」之意。畢竟這字太狠,不敢亂用。倘若接收難民的問題糾纏不清,引致歐洲各國矛盾加深,則不得不以「災難」一字形容。

德國的人道救援將成當地社會的長遠負擔(網上圖片)
德國的人道救援將成當地社會的長遠負擔(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