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說在線

天價開發政府Apps 下載人次慘不忍睹

【本網訊】政府各部門自2012年起推出近百款流動應用程式,向市民提供資訊,耗資超過三千萬元。但部分應用程式成本高昂,而且下載量偏低,部份甚至只有10人下載,被批評未能符合成本效益,浪費公帑。

記者/賴素雯 編輯/張雅婷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向立法會遞交的文件顯示,在政府部門推出的81個流動應用程式中,有接近四分一的下載人次少於1000人。例如民政事務處推出的《M品牌活動》,開發加上維護開支接近9萬,下載人次只得531次。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推出的《紅潮資訊網絡》,開發成本及首年維護開支接近13萬元,但只有10人下載,平均每次下載成本為13000元。

投標過程欠透明

開發成本方面,不同應用程式的開發成本亦差距甚大。最便宜為社會福利署的《Let Them Shine 美食》, 只需39000元。最昂貴則是運輸署的《香港行車易》,開發成本接近2000萬,每年更要花100萬作日常維護開支。資深流動應用程式編寫員陳基倫指,一個普通資訊性的流動應用程式大概只需1萬到3萬的開發成本,但去年康文署推出《武‧藝‧人生——李小龍》只是上載了展覽海報,已經斥資10萬,遠高於市場價格3倍。

據了解,政府一向會以投標方式聘請編寫員開發應用程式。曾經參與投標的陳基倫指,政府的投標制度透明度極低,投標者根本不知道中標準則。投標失敗後,政府亦無向他解釋原因。「可能是因為不夠創意吧,但是我也不肯定。」

導航程式教錯路

除了開發成本過高,部分Apps更被詬病質素參差,未能發揮功效。開發成本最高的《香港行車易》標榜能提供點到點駕駛路線搜尋服務和實時交通資訊,以便預先計劃行程。但使用者TONGJACKY使用後卻批評程式差勁。曾兩次用它找適合的交通工具,兩次都教錯。

陳基倫指政府推出的應用程式的確質素參差,但這與編寫的公司關係密切,認為政府應提高投標機制的透明度,以便節省開支及提高流動應用程式的質素。

在2014-2015年,政府會推出35個流動應用程式,當中包括開發成本為3500萬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共圖書館以流動應用程式提供服務》。記者曾致電康文署詢問為何程式開發價如此高昂,但截稿前未有回覆。

只要下載「政府 App 站通」,市民便可以找到所有政府推出的流動應用程式。(網上截圖)
只要下載「政府 App 站通」,市民便可以找到所有政府推出的流動應用程式。(網上截圖)

由食漁農自然護理署推出的《紅潮資訊網絡》開發成本及首年維護開支接近13萬元,但只有10人下載。(立法會文件)
由食漁農自然護理署推出的《紅潮資訊網絡》開發成本及首年維護開支接近13萬元,但只有10人下載。(立法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