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9.16

《蘋果日報》

「醜陋的美國人」vs.「醜陋的中國人」
透過締造中東和平,「醜陋的美國人」有望從長達二十年的戰事中抽身而出,重返亞洲用對付伊朗的辦法招呼「醜陋的中國人」。更是難得的是,這個悉心安排的戰略部署顯然已取得英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英語國家和歐盟、日本、印度以至越南、菲律賓、新加坡等東盟國家的共識。「天下圍中」非為遏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是「醜陋的中國人」冒天下之大不韙,踐踏人權尊嚴、剝奪人民自由,為普世價值所不容也。

《東方日報》

天價檢測大花筒 倒錢落海明日窮
政府敗家,靠害港人,漠視各界意見,忠言逆耳,仙人指路你不聽,卻要往死裏去。本報多次報道及評論指出,「明日大嶼」是緣木求魚,空中樓閣,香港本身不是沒地可用,而是政府不懂善用,捨易取難。港九新界大量棕地被荒廢,其實極具潛質可以開發用作房屋供應,當中不乏優質地皮,例如大埔工業邨旁海景靚地,多年來虛耗光陰,暴殄天物。而市區特別是工廠區工廈及舊區如土瓜灣及紅磡,重新發展可以釋出大量地皮,具備完善配套基本上可以即建即住,高官對種種可行方案視而不見,是眼盲還是心盲,抑或是集體腦殘?

《明報》

第三波疫情首「歸零」 中秋臨近防疫難鬆
普及檢測計劃中,有人因為有病徵四度求醫,卻未獲私家醫生安排檢測,最終經由普及檢測確診。疫情防控是眾人之事,私家醫生在前線接觸病人,應提高警覺,協助全城防疫把關。普及檢測計劃顯示,但凡某區出現確診病例,區內市民對於病毒檢測需求都會顯著增加,當局派發深喉唾液樣本檢測瓶,安排應更加便利市民。隨着本港檢測能力提升,當局應針對特定行業及處所,諸如的士司機和安老院等,更頻密地安排定期檢測,同時亦應考慮引入更多措施,提高病毒追蹤能力。新加坡政府向國民派發藍牙裝置,希望有助追蹤密切接觸者,香港是否可以仿效,值得參詳。第三波疫情尚存變數,社會重開必須小心審慎,放寬限聚不能過急,各行各業需要忍耐,港府亦要做好「外防輸入」工作,不能重蹈類似豁免海員檢疫的覆轍。

《信報》

美駐華大使突離任 或屬十月驚奇前奏
中美關係全方位惡化路人皆見,中國議題亦是特朗普與拜登針鋒相對的焦點,彼此互鬥誰對中國更兇更硬。就在這個敏感時刻,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離任,華府沒有公布接任人選。據估計,無論特朗普或拜登當選,新總統任命新的駐華大使並獲參議院批准,最快也要到明年春天,意味着未來半年駐華大使一職懸空,中美外交處於停擺狀態,實際上無異於外交降級,恐怕是美國與中國脫鈎的訊號。

《大公報》

政府抗疫見成效 新常態需新思維
不管是滿足商務出差、探親旅遊的需求,還是維持經濟的可持續发展,香港不可能沒完沒了地封閉下去,推出健康碼或相關認證已是無可迴避。需要出境的人可以自願檢測,取得健康碼,回程時仍要接受檢測;對於那些不願出境或擔心私隱問題的人,可以不必申請,這其實是疫情新常態之下各適其適、兩全其美的做法。不少市民迫切希望中秋節前後能推出健康碼,他們的訴求理應得到重視,特區政府應該朝此方向努力,不能因為部分人反對通關,就完全漠視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導致全港市民繼續坐困孤城。

《文匯報》

救企業靠控疫振經濟 須研推失業援助金
由此可見,抗疫基金只能治標,控制疫情、恢復經濟才能治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表示,為進一步穩經濟、保民生,香港在提供財政支援的基礎上還應致力於打通兩個「循環」,通過「內循環」控制疫情,恢復社會活動,通過「外循環」實現香港、澳門、內地之間正常商務和旅遊往來,以最快速度恢復商貿生機。 目前內地已比較成功控制疫情,經濟復甦勢頭良好,第二季度GDP由負轉正增長3.2%。本港只有控制疫情,爭取融入國家經濟復甦大環境,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龐大的市場,為本港經濟早日復甦注入活力。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No time for politics as mass testing ends in Hong Kong and virus struggle goes on
Officials and experts say the scheme has served its purpose in that it has screened out no fewer than 42 related cases. Whether it was all worth it is a matter of judgment. Ultimately, the outcome will be weighed against the financial and social costs of the exercise. The government yesterday revealed that the scheme cost taxpayers HK$530 million. Taking into account expenditure on the laboratory tests was borne by Beijing, cost-effectiveness still remains an 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