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編輯推介

報章社評節錄8.19

《蘋果日報》

百萬人齊上齊落,還怕誰!
百萬市民昨天展現的抗爭決心未必能扭轉當權者的態度,因為像林鄭這種冷血、麻木的人不會自覺有錯,只會繼續透過拖延、鎮壓、施壓的策略對付市民,北京同樣想以政經壓力嚇怕市民,瓦解抗爭的意志。未來一段時間,各種威逼利誘的手段大有可能加碼,直接間接的政治經濟壓力將會加強,抗爭之路可能更崎嶇難走。但只要我們堅持保護人權自由及香港獨特體制的初心,毋忘把香港推上險境的元凶是林鄭月娥,並保持齊上齊落的團結精神,再大的風雨、再兇暴的壓力我們也無所畏懼。

《東方日報》

勾英結美四人幫 中央點名斥賣港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禍港四人幫,最初在殖民地時裝模作樣,騙取名聲,一邊收美金英鎊,一邊賺取港幣,撈夠油水,既得利益取之香港,卻摧毀香港。有不少示威者抱着「玉石俱焚」的心態,年輕人不識人心險惡,不知道背後推動他們與政府同歸於盡的黑手,都一早謀定後路。

《明報》

「和理非」一天並不足夠 反暴力氛圍仍待鞏固
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加深仇恨,帶來更多暴力。雖然近日反暴力的聲音有所增強,然而仍可聽到不少合理化或美化暴力的聲音。以上周機場暴力事件為例,小撮激進示威者的行為,本質就是行私刑,大多數市民也認為過了火位,可是仍有政治人物聲稱事件中激進示威者是在「行使公民拘捕權」,淡化私刑暴力元素。香港處於危緊關頭,政治人物和社會領袖有責任呼籲冷靜,不能為了政治鬥爭需要而歪理直說混淆視聽,損害法治根基。

《星島日報》

中央力挺深圳 香港須防「自殘」
正當中央為深圳定出宏偉目標,一河之隔的香港卻因修例風波陷入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混亂,而且愈演愈烈,沒有停息的迹象。香港比深圳優勝之處在於金融和法治,但法治已因暴力的不斷升級而受創,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面臨挑戰,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也受到衝擊。最近香港機場大亂,正大舉擴充國際航線的深圳機場就成為大贏家,形成鮮明的比照。……GDP不是萬能,沒有GDP則萬萬不能,香港現存經濟與治理問題之解決,只有依靠發展,而不是內耗,不是停滯,更不是倒退。香港的GDP已經落後於深圳,如果有一天人均GDP也被追上,香港還是香港嗎?深圳已成「B計畫」,港人豈能不深思?

《經濟日報》

哪堪拖磨內耗 香港要自尋出路
不論是暴力升級還是困局拖磨,都不是出路,香港官民與各界都要認真思量,整個社會如何走下去。最大責任當然是特區政府,需要繼續想方設法,把各持份者拉到對話溝通的起點,而各界包括商界在過去一周發出止暴制亂的呼籲外,亦要設法提出解決方案,否則即使止了暴制了亂,擺在前方仍會是拖磨內耗的泥沼,近日部分社會上的有心人亦開始推動所有的可能性。

《信報》

桃園雖未結義  藍營尚存隱憂
郭柯王假如真的結盟,形成民進黨與國民黨之外的第三勢力,足以左右大局,備受矚目乃理所當然;這樣的組合尤其對於藍營而言是一大挫折,意味着擁有大量粉絲的郭台銘脫離國民黨另起爐灶,該黨候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將會腹背受敵,帶領一眾黨友重奪政權的美夢恐怕落空居多。……香港的示威浪潮與台灣的總統大選已扣上微妙關係,撐香港對蔡英文來說就是在台灣拉票,此等化學作用在藍營似乎無效。按目前形勢,韓國瑜拉票之路是內外交困,倍感艱辛。

《大公報》

深圳奮發進取 香港自甘沉淪
再好的環境、再多的關顧、再大的支持,也敵不過自我沉淪。過去兩個多月來持續的暴力示威,正在摧毀香港過去多年發展所積賺下來的基業。文明與理性,被拋棄一邊;法治與秩序,慘遭踐踏。暴力肆虐,泯滅人性,甚至出現試圖挑戰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的極端事件。對於反對派及其支持者而言,或許以為香港擁有不可取代的優勢。但殊不知,當今世界競爭無比激烈,要立於不敗之地,要靠自身的實力。當機會錯過一次、兩次甚至三次之後,最終沒有人可以救得了你。

《文匯報》

辨明是非澄清真相撐警執法 營造止暴制亂良好民意環境
法治是香港發展和繁榮的根基和命脈,警隊是香港維護法治正常運轉的第一道防線和最後保障。面對縱暴派、暴力行動策動者及其文宣的混淆法治標準、扭曲事實真相、以黑白顛倒誤導市民,一方面,社會各界可通過集會、慰問活動等支持警方嚴正執法,另一方面,特區政府要加大力度宣傳法治,澄清真相,揭露抹黑,部分媒體更要保持專業,以持平、中肯的報道,讓市民獲得全面資訊,可以辨明是非。只有這樣,才能孤立極少數極端暴力分子,支持警隊嚴正執法,創造止暴制亂、恢復秩序良好的民意環境。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henzhen experiment could shape China’s future growth
The new strategy is bound to heighten competition with Hong Kong, which is facing challenges from weeks of mass protests, some of them violent. Shenzhen recently announced tax incentives to attract talent in hi-tech industries, offering a rate lower than Hong Kong. Innovative ideas for growth could include focusing on fintech, legal reforms and easing up on restrictions on the free flow of capital and information, all of which would cut into Hong Kong’s advantages. But Shenzhen’s tech companies face difficulties of their own as a result of the trade war, which is affecting supply of essential parts and components and disrupting overseas mark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