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7.30

《蘋果日報》

抗疫救經濟 請勿停歇

各國抗疫情、救經濟不停歇,美國聯準會本周將討論是否再度啟動貨幣政策,參議院共和黨團提出1兆美元的第2輪擴大支出案,失業勞工的每周給付金額雖從600美元降至200美元,但效期延長至9月底,加上州政府補助後,金額與原方案相差不多,但實施日期卻延長,同時每位美國國民可再獲得1200美元的一次性補助。美國紓困方案不斷加碼,目的在於增加經濟復甦的延續力道,深怕火苗因疫情再起而遭撲滅,但台灣的紓困3.0卻因擔心被批評漫天撒錢而緊縮,施政作為和心態,差異甚大。高盛集團針對全球經濟在日前發出警告,指出去年貢獻全球逾7成成長的亞太經濟體,已於6月出現重大轉折點,當地重啟經濟的步調明顯減緩,該集團亞太首席經濟師提爾頓形容是「復甦才剛開始,即已走到盡頭」。我們要提醒政府部門,武漢肺炎疫情從未消失只是暫緩,防疫不應有淡旺季之分,紓困也不應走回頭路,保持戒慎恐懼,方能保百年身。

《東方日報》

食晏難於上青天 基層苦況有誰知

一滴水看世界,一場疫情看港府無能。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香港已經逾半年,港府的防疫措施卻依然錯漏百出,理工大學基因排序證明,第三波疫情大爆發與哈薩克船員及機組人員等免檢人士有關,狠狠摑了港府聲稱是「誤解」的一巴掌。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不得不轉軚指會嚴肅跟進,惟如何跟進,語焉不詳。在沒有監管及罰則下,港府所謂的收緊免檢入境安排根本靠不住,不在源頭堵截,卻在下游向打工仔和食肆開刀,別說不公平,抗疫事倍功半才是最令人擔心。民以食為天,高官坐在官邸飯來張口,卻要打工仔連吃一口飯都像乞兒一般見不得光,他們看到這個情景,可會面紅?市民若連安樂茶飯也不可得,無飯食便只有造反一途。本報已多次作出嚴正警告,港府繼續置若罔聞,一旦民怨沸騰,怒火高燒,後悔已經太遲!

《明報》

押後選舉甚囂塵上疫情政治盤算交纏

防疫不應攙雜政治考慮,道理誰都明白,可是疫下應否押後選舉,本質就是抗疫與政治之間的平衡取捨。有本地傳染病專家表示,立法會選舉是「特別的事情」,並非一般群組活動,特別的事情應該特別考慮,有關說法背後的邏輯,顯然也不是單純的防疫考慮。本港抗疫形勢嚴峻,政治局勢同樣緊張,不同陣營對立鮮明,全無政治信任可言,9月立法會選舉是重要戰場,泛民秣馬厲兵,力爭「35+」(即立法會議席過半),抗爭派更希望利用過半數優勢癱瘓施政,迫使中央讓步。民主派初選多達60多萬人參與投票,氣勢正銳,當局押後選舉,就算真的「單純」出於抗疫考慮,莫說泛民及其支持者不會相信,就是建制派支持者,心裏也可能有其他想法。選舉只有勝和敗,每一細節都是政治鬥爭,不同陣營機關算盡,但求令規則和安排多向己方傾斜,別人的失就是己方的得,單是票站應否方便長者等「有需要人士」投票,泛民與建制就各執一詞,原因是較多長者傾向建制派。新冠肺炎對長者殺傷力最大,疫下各地厲行邊境檢疫,倘若9月初本港疫情仍未真正緩和,除了可能遏抑長者投票意欲,亦有可能令數以十萬計身處內地的合資格選民放棄回港投票,反而押後選舉可以暫挫民主派氣勢,亦可製造更多政治變數。箇中政治利害,各方心裏有數,也知道什麼安排對己方最有利。

《信報》

讓科學歸科學選舉是否延期問抗疫專家

為了抗疫,強調張弛有道的政府已經進一步推出加辣措施,由「晚六朝五」改為全日禁止餐飲業提供堂食服務,只准外賣,以免群眾聚集,押後選舉理論上無可厚非。問題是,距離九月六日尚有一個多月時間,是否現在就決定延期肯定意見紛紜。我們認為,抗疫手段必須科學化,最權威的意見必然是科學家的判斷,立法會選舉究竟是否應該押後最好還是詢問專家,一方面符合公共衞生準則,另一方面亦可堵住悠悠眾口。政府對於醫學界意見置若罔聞,顯然是第三波疫情爆發的禍端之一。不少專家異口同聲指出,容許數以十萬計入境或過境人士豁免檢疫乃漏洞,政府原本的態度是駁斥之為「誤解」,及至最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才不得不承認,感染源頭來自免檢疫人士的說法有基因排序的實證支持,一定嚴肅跟進。

《經濟日報》

工人午飯窘態心酸 請高官踎街開餐

在輿論猛烈批評下,政府終也作出補救措施,宣布今天起開放各區19個社區會堂及社區中心,讓市民攜午飯進食,並呼籲非政府機構開放設施。其實政府還有眾多地方設施,如圖書館丶學校,以至運動場等等,是否都可作緊急安排,方便打工仔入內吃午飯?而且很多相關職員亦已不用上班,是否也可以調動他們,協助管理有關地方,急市民所急,紓緩打工仔的困境。政府沒有用心,好好運用資源去幫助市民,令大眾意憤難平。昨天打工仔午飯的窘境出現後,傍晚起已有很多熱心人積極組織各區食飯地點,反映港人的迅速關愛精神。抗疫是全民的事,大家應本着獅子山精神,守望相助,有地方出地方,幫打工仔解決無處開餐的難題。港府更要汲取教訓,推行政策務必貼地,閉門造車,受苦的是大眾市民!

《大公報》

國安法顯威力 「港獨」末日來臨

國安法威力初顯,而警方國安處成立不足一個月就果斷出手,值得一讚。此案也說明,一些反對派頭面人物懾於國安法的威力,或宣稱退出政壇,或潛逃海外,「港獨」組織也紛紛解散,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針對國安法搞試探性挑釁活動的,鍾翰林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有些人抱着僥幸之心,以為國安法是「稻草人」,或者自恃有外部勢力「照」住而不知收手,必將以自食其果來印證國安法的威嚴。回歸二十三年來,基本法二十三條一直未能立法,加上國民教育備受阻撓,導致香港在國安教育方面長期處於真空狀態,客觀上便利了反對派傳播歪理邪說、蠱惑人心。不少年輕人習非成是,黑白顛倒,眼中沒有國家,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身份,不以勾結外力為恥,反以為榮,走上違法甚至「港獨」的邪道,令人憤怒,也令人可惜。可以說,鍾翰林被捕固然是咎由自取,但某程度上也是國安教育缺位、被反對派長期洗腦的「受害者」。

《文匯報》

進一步求助內地支援抗疫,真的很難嗎?

內地成功抗疫的經驗顯示,有效防疫控疫的關鍵是要迅速檢測、及時隔離治療,切斷病毒傳播鏈,要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做到這些措施的基礎,是要有充足的病床和醫護人手。本港醫療資源不足的危機已擺在眼前,即使本周六啟動亞博館的「方艙醫院」,初期可提供500張病床,但在持續日增過百病例的情況下,恐怕不足一周就會爆滿。要有效突破本港防疫抗疫資源不足的瓶頸,借助內地特別是大灣區的相關醫療資源,實在別無選擇。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University challenge: HKU must work to restore its reputation

The city has indeed become so politically divisive that whichever way the council had ruled, it would have bound to upset certain quarters. The different views over Tai’s teaching career and his role in the 2014 civil disobedience movement are reflected in the opposing positions of the council and the university’s senate, as well as the mixed reactions in society. Some say it is only fair for Tai to be fired; others see it as political inter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