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專欄

地方護樓

中國經濟有下滑之勢,北京中央層面,由最近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透出其「穩增長」的護市之心。然而中央當局情切,普遍輿論認為,各地方多按兵不動,仍然在觀風察雨。

說地方按兵不動,其實不夠準確,相當數量的地方,暗地裡已經出手,但不能說是護市,而是在護樓,也就是說在維護其地方的樓市。

近日,多個城市傳出將「鬆綁限購」,走在前面的城市,包括樓市曾經火紅的溫州、杭州、長沙、佛山等城市,有的說巳經制定和上報方案,有的說正在醞釀和討論,由此掀起一股「鬆綁限購」之風。

所謂「限購」,要上推到溫家寶內閣最後五年任期中,年年以「國某條」的形式,加碼房地產調控政策,到最後的所謂「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就是限制購買商品房的「限購」政策。

今年以來,中國整體經濟形勢下滑,流動性有所收緊,信貸政策出現變化,中國不少城市出現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減少、房地產價格下調的現象。過去中國大多數人都不相信房地產價格會回調,現在面對樓市不景氣,房地產商不僅不再「捂盤惜售」,反而在增加供應量,以不同手法搶奪客戶。

面對這種情形,不少地方政府開始緊張起來,因為很多城市都以房地產為「支柱產業」,而土地又是地方政府的提款機。由於不再以經濟增長為政績考核主要指標,不圖虛名就要重實際了,而這實際,就是房地產一旦滑落,土地財政就難以為繼,地方政府的「經營」,就可能搖搖欲墜。

這就是地方政府對中央「穩增長」的焦急,可以按兵不動,而對中央隻字不表的房地產,卻偷步前行,自作主張「鬆綁限購」的動因。

《北京觀察》 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