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編輯推介觀點

中美貿易戰達實質性進展 分析:香港或成談判關鍵

中美兩國進行第十三輪貿易談判,美國總統特朗普接見副總理劉鶴,宣布與中國達成實質性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同意購買400至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並對外國金融服務公司進一步開放市場。美國承諾暫緩原定下周二,向2500億美元中國貨品提高關稅至30%的計劃。

美方指出,雙方暫定在下月簽署首階段協議,之後會開始第二階段談判,將討論強制技術轉移等議題。新華社發表評論,認為後續許多問題充滿不確定性,要保持足夠耐心和戰略定力。

中國《理財周刊》副董事長范祖德 (范祖德Facebook圖片)

中國《理財周刊》副董事長范祖德向《新傳網》表示,中美達成階段性初步協議,意味可有一個細範圍協議終止關稅戰,但後續事情太多,中國亦有機會敗在自身債務沉重的問題。

他指出,初步協議反映中國「跪低」,美國「完勝」,原因是美國只答應在下星期暫援向中國額外加關稅5%,但中國需再向美國買最少400億美元農產品,另外還需要在知識產權、金融、貨幣等政策讓步。

范祖德表示,美國現時正收取中國3700億元產品的關稅,即一年穩收約830億美元的稅項。在達成初步協議後,只表明暫緩但不撤回2500億元中國貨品的5%額外關稅,有關安排屬於「不平等條約」。

他進一步指出,較早前美國對有份參與打壓新疆的公司和官員實施制裁,但中國依然答應條款,顯示中國的經濟出現危機,在整個談判中處於下風。他估計中美雙方未簽署任何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有機會再拖延中國一至兩個月。

范祖德指特朗普就「通烏門」問題,正在國內面對被彈劾的壓力,未必希望同一時間展開數條「戰線」。在中美貿易戰取得階段性勝利,或有助贏取民意,以便處理國內問題後「再戰」中國。至於特朗普不選擇跟中方談判團代表、副總理劉鶴簽署協議,留待下月跟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對面簽署,反映美國設法避免中國,如今年五月一樣「反口不認數」。但他指出,特朗普手上還有兩張「皇牌」,包括《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以及在十二月就1600億元中國產品再加15%關稅。

至於中美貿易戰對香港的影響,范祖德指出,香港不只是中國其中一個城市般簡單,在領導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七成以上的外資都要通過香港才可進入內地。如香港失去特殊地位,未計FDI(外商直接投資),加上中國債務纏身(約1.91萬億美元外債,其中六成是兩年期內的短債),特朗普採取拖延策略,如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屆時可用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來「做文章」。

對於特朗普會見傳媒時表示,香港的抗議活動正在減弱,示威人數已減少,問題會「自行解決」。范祖德解讀為美方促請中方不要直接或間接通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建制等陣營干預香港高度自治,否則美國有權制裁中國,新疆政策屬證明之一。

他指出,特朗普本屬商人,擅用經濟策略多於軍事力量,以當年蘇聯瓦解為例,美國出手的焦點始終落在「經濟爆破」而非靠軍力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