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p欄生活文藝欄觀影感言觀點

【冷門佳片】《福地》:資本積累的血淚史

片名:福地(The Promised Land)
導演:安卓依華意達(Andrzej Wajda)
國家:波蘭
年份:1975
豆瓣評分:8.3
IMDb評分:8.0

遠眺羅茲城的工廠。(Fotopolska.eu)

十九世紀的羅茲(Łódź, IPA: [wut͡ɕ])是波蘭王國乃至整個俄羅斯帝國的紡織業中心,發達的工業為這座城市帶來了「應許之地」的美譽。卡羅是羅茲眾多紡織廠管理層中的一員,他暫別未婚妻安卡,打算與好友馬克斯(德國人)、莫里茨(猶太人)一道籌錢興建自己的工廠。

男主人公卡羅由波蘭著名演員Daniel Olbrychski飾演。

卡羅渴望在紡織業界立足,即使工人被機器軋斷手腳,他也絕不降低生產效率,盡顯其冷酷無情。另一方面,他又工於心計,通過勾引某位工廠主的妻子獲得棉花關稅上調的情報,從而幫助頗具生意頭腦的莫里茨在期貨交易中大賺一筆。工廠終於落成,猶太工廠主卻發現了妻子與卡羅的姦情,趁兩人在外風流之際放火燒毀卡羅尚未投保的廠房,好友三人轉眼間變得一文不名。卡羅只好入贅當地望族,在數年後捲土重來,不料遭遇了醞釀已久的大罷工,權衡再三,下令武裝鎮壓。

莫里茨(右)向馬克斯(左)、卡羅(中)解釋為什麼自己不可能皈依新教:基督教只不過是一盤無聊的生意,而且在洽談的過程中根本不知道對家是誰!

故事所反映的世間百態,與「應許之地」的宗教意涵形成鮮明反差。卡羅利欲熏心,辜負美麗善良、象徵田園生活的安卡,父親於是怒斥他背棄傳統、將靈魂賣給了「金牛犢」。德國工廠主念誦著主禱文,對待勞苦大眾卻殘暴不仁,極盡剝削之能事。聖母像下的虔敬事工,只是為了營造供貴族與資產階級聲色犬馬、荒淫無度的溫床。本應流著奶與蜜的「迦南地」,流的竟然全是血與淚,這番景象如何不讓人瞠目?

長篇小說《福地》是波蘭作家瓦迪斯瓦夫•雷蒙特的作品。

《福地》以波蘭作家、192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瓦迪斯瓦夫•雷蒙特(Władysław Reymont)的同名長篇小說為藍本。故事上演的舞台——羅茲城的部分華麗建築——在二戰炮火中倖存,近百年來幾乎維持原樣,是絕佳的電影拍攝地點。羅茲電影學院在戰後創立,沒多久便成為波蘭電影學派的大本營,為歐洲電影藝術運動開一時風氣。華意達作為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七十年代敏銳地察覺到年輕一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道德焦慮」,意味著以改編的方式重新審視這部文學經典的時機也已成熟。

莫里茨笑著向鏡頭揮手。

影片通過描繪三個年輕人共同創建工廠的曲折歷程,展現了資本主義在多階層多民族的權力交織下迅猛增長的歷史社會現實。華意達用流暢的多線敘事併犀利的影像風格,對資本邏輯作出詳實的診斷。在最特殊的一幕中,莫里茨虛張聲勢地威懾了債主,疲憊不堪地笑著朝鏡頭揮揮手,這個動作立即產生驚人的「間離效果」,以打破電影幻覺的手法強調其雙重表演的艱難,從商品化再現體系的箝制中突圍而出。

導演安卓依華意達。

《福地》在2015年羅茲電影博物館舉辦的「影史最佳波蘭影片」評選(另見IMDb)中名列第一,而更為大眾所知的導演波蘭斯基(《鋼琴戰曲》)、奇斯洛夫斯基(《兩生花》、《藍白紅》三部曲)則分別以《水中刀》、《盲打誤撞》位居第四和第七。

延伸閱讀:

【冷門佳片】《土地與自由》:理想的破滅

【冷門佳片】《侍》:近代史進程中的弒父悲劇

【冷門佳片】《乞丐》:屬下階層的迷夢

【冷門佳片】《拉康比路西安》:亂世中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