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生活文藝欄觀影感言

《Steve Jobs》:Less but better

繼《Jobs》(2013)之後,《Steve Jobs》再次將一代高科技企業家的故事搬上銀幕。原本美國已於10月上映,香港卻要等到1月,但個人對電影仍非常期待。

本作聚焦在Steve Jobs一生中三個重要發佈會前,分別是1984年的Macintosh、1988年的NeXT Computer和1998年的iMac。發佈會固然不能涵蓋他整段人生,但亦有不同片段在中間穿插。「教主」傳奇的一生,誠然已能拍成長篇電視劇,以電影有限時間而言,如此表達方式,比起於眼高手低,由大學時代開始說起,幾乎想將他一生濃縮的《Jobs》更見清晰。

Steve重返蘋果之際,曾大刀闊斧削減不同項目,令公司得以「聚焦」於值得做的事情上,電影也選擇了最值得表達的信息。然而,有些重要人物也礙於篇幅而未能觸及,例如最初投資蘋果的Mike Markkula被輕輕帶過、90年代加入蘋果的Jony Ive更不見身影。(《Jobs》的Jony倒是有一點本尊的影子,特別是其英國口音)

發佈會對Steve而言又有重要意義,舞台上的Steve有種特別的魅力,就算他說的東西是天花龍鳳,但觀眾仍會照單全收深信不疑,世上似乎仍未見有其他CEO有同樣的氣質。

飾演Steve的Michael Fassbender憑本片獲奧斯卡影帝提名,演出明顯比Ashton Kutcher為佳,神態或多或少有如真人再現,就算擊敗數次鎩羽而歸的DiCaprio也不令人意外,畢竟後者似乎已被定型;Michael Stuhlbarg飾演的Andy Hertzfeld搶走不少Steve Wozniak(Seth Rogen)的戲份,令後者沒有太多機會發揮角色的能力,幾乎淪為過場之用,但Woz身為公司聯合創辦人的重要性卻不言而喻。至於Kate Winslet和Jeff Daniels面對Fassbender仍見老練,前者演活了一個曾因「對抗」Steve而獲同事嘉獎的角色,後者在NeXT發佈會前與Steve Jobs對質一幕則見張力十足。

故事改篇自Walter Isaacson撰寫的Steve Jobs傳記,故不難見到書的內容,例如有關Steve遇上生父的故事,但將細節融入電影的手法較《Jobs》自然。雖然有重要人物未能登場,但盡可能刪減枝節令電影更見流暢,正如Steve和Jony深信的德國Bauhaus設計哲學:「簡約是細膩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