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10.9

《蘋果日報》

年輕人不認命,奮起反抗
中共在2018年修憲,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價值觀。按習近平的演繹,此即每個民族、每個國家「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

觀乎火箭、NBA以至香港、台灣受到的待遇,現實是強國極霸凌欺壓之能事。哪怕言詞被認為稍有冒犯,雖遠亦必誅。首富李嘉誠、文人林行止、球隊經理、藝人影星,無一倖免。為了佔西方國家的便宜,大陸自謙為發展中國家。到有一天發展了起來,口袋裏再多幾塊銅板,人類將面對何等命運?退無可退的年輕人面對如斯命運,能不奮起反抗?

《東方日報》

民望低處未算低 律政罪人還獻世
人心不古,節操不存。法治之可貴,從古至今不變,在中國這土地的重要性只會與國家發展同步增長。以史為鑑,商鞅變法成功,令秦國富國強兵,但在過程中得罪權貴,逃亡時欲投宿旅店,卻礙於自己之前的法令,旅店不能收留沒有憑證者住宿,被拒門外,惟有繼續趕路,最終被捕後遭處決。作法自斃,後世人只嘆天意弄人,卻佩服商鞅立法嚴謹,犯人難逃法網。今不如昔,特區立法往往未能建功立業,反而自招民怨,短短四個月,兩條法案,將香港推往深淵。市民要問責,中央要問罪,鄭若驊該當何罪?若果商鞅立功還要車裂,忠告一句鄭司長,從速下台已經是你最好的選擇。

《明報》

港產「獨角獸」遭美封殺 創科之路須迎難而上
美國封殺商湯,反映香港在中美角力之下,愈來愈難獨善其身。以前香港是左右逢源,現在卻是不斷被迫面對「站邊」問題。當前香港局勢紛亂,部分人對內地抱有濃烈敵意,然而所有人都要面對一個現實,未來香港科技發展必與國家相連,沒有內地市場和機遇,空談進軍歐美市場不切實際。對西方來說,香港最大利用價值在於經濟方面,可以作為西方伸張在華利益的跳板,雖然華府有政客樂於利用香港,在政治上制衡中國,可是如果香港真與內地切割,就會失去所有政經利用價值,西方根本不會關心香港。當前國際形勢對不少港企未必有利,可是放棄背靠內地,前途可能更加渺茫。

《星島日報》

破壞港鐵天怒人怨 須強力遏止  
為了保障市民自由人權和安全,及令社會經濟回復正常運作,政府和市民必須合力阻止這類破壞行為,各派政黨也應齊聲譴責。現時激進示威者採用快閃式到處破壞車站,往往有街坊裝扮的人為他們把風,雖然這些人沒有動手動腳搞破壞,實際上是破壞者的幫兇,法律上同樣須承擔責任。市民應遠離這些破壞行為,並即時報警,防止其對全社會的危害。

《經濟日報》

「攬炒」損港經濟 官民齊謀息亂
港人無法左右貿戰,但平息政治風暴則是大家心中的所想,最大責任是港府,在警方嚴正執法外,更須設法緩和事態,降低示威者與市民怨憤。示威者和市民亦須明白,洩憤式「攬炒」只會令經濟更嚴峻,固無人能倖免,首當其衝的是弱勢基層。一旦失業潮湧現,社會經濟代價高昂,大家須速覓平息風暴方法。

《信報》

港交所求愛未遂 拓市場不應止步
無論如何,港交所奮力南征北討其志可嘉,不應因一次半次求愛未遂而氣餒,反宜再接再厲,更加積極拓展業務版圖。例如待香港亂局平息後,不妨伺機再向心儀的交易所展開追求,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往往不是大問題。既然港交所清楚自身弱項在於債券及固定收益產品,那麼除了對外併購以填補短板,也應該繼續推動內部有機發展以固本培元,實行雙管齊下。最後,根據倫交所的拒婚態度,對方其實着重的是對接中國內地經濟及金融市場,而港交所手上「互聯互通」這隻好牌,應善加利用與擴大,或許他日吐氣揚眉,倫交所回心轉意也未可知。

《大公報》

站出來捍衛免於恐懼的自由
「生於亂世」一語成真,縱暴政客正在彈冠相慶。這「亂世」,正是他們與外部勢力勾連的惡果。一個香港人去年初在台灣殺死女友,搞到香港以暴亂與醜陋而長期佔據國際新聞的重要版面,人人望港而生畏,這恐怕是「蝴蝶效應」的最完美例證。

雪山崩潰,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香港淪落到今日地步,黑色勢力固然要承擔最大的責任,但大多數人的沉默,客觀上也起到縱容的作用。身處亂世,有種責任!要麼為沉淪的香港殉葬,要麼奮起,捍衛免於恐懼的自由。香港何去何從的鎖匙,始終握在每位市民的手上。

《文匯報》

暴力氾濫傷痛切膚 堅定止暴勿養虎為患
暴力進一步惡化,香港的管治、法治瀕臨失效,全港市民都成為受害者,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不要以為對暴力保持沉默,就可以倖免於難。「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面對暴力,更需要敢於向暴力說不。日前有位七十歲正義婆婆,無懼暴徒的叫罵威脅,孤身一人拖走堵塞道路的障礙物,令人動容,更令人驚醒:每一個愛香港的市民都不能向惡勢力低頭,不姑息養奸,以更大決心和民意支持政府和警隊依法打擊暴力,這才是對自己安全和利益最有力的維護。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Hong Kong exchange must look beyond the failure of London deal

HKEX’s bid was a surprise coming as it did amid worsening protests in Hong Kong and the uncertainty of Britain’s departure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But the possibilities of such a joining of forces raised expectations and created possibilities for a more positive future.

The crisis in Hong Kong has since deepened, but the city has repeatedly overcome adversity. HKEX has to look beyond its setback to other opportunities. By doing so, it will help Hong Kong return to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