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章觀影感言

《KANO》媚日?

看了台灣電影魏聖德監製的《KANO》,事先還擔心會充斥著像魏上一部《賽克德‧巴萊》那種荷里活式的煽情場面,但或許因為我早知情節都是真人真事,球員們那種堅毅意志洴出的勵志氣氛、鄉下鄰里圍在收音機前展現出的雀躍情緒,還有日本記者從瞧不起嘉農球隊到與同場萬名觀眾一起高喊加油的激昂場面,不但沒有讓我泛起半點肉麻的反感,反而心淌莫名的感動。

難明為甚麼會有批評電影「媚日」。電影裡無疑貫穿很多日本元素像一魂入球、進入球場前要先鞠躬等,另外數位日本人包括濱田老師在農務上說的人生哲理,教練近滕有教無類的精神。全片勾勒的時代背景,更安排嘉農球隊與八田技師完成嘉南大圳相遇的美好時光,確隱約有一份懷緬情愫。

但這正是社會多元理念的展現!戰場對敵,不也有惺惺相惜的?像主角吳明捷當年獲邀赴日本早蹈田大學入讀,畢業後進入拓殖株式會社任職,在業餘球界打球,雖然定居日本,終身拒絕入籍,到過世仍拿中華民國護照。難道吳也算「媚日」了?

魏聖德從《海角七號》到《賽克德》到《KANO》三步曲,反映台灣社會難免存在的日本情結,但若就此扣上「媚日」帽子,倒不如想想為甚麼「戀殖」反襯著的「抗共」意識,竟同時存在於台灣和香港了。

《觀影感言》 /陳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