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



經過2年抗戰,非洲終於在2016年1月中走出伊波拉病毒出熱(EVD)的陰霾,但隨即美洲又受到「寨卡病毒」(Zika Virus)侵襲,而且蔓延迅速,2015年5月在巴西發現美洲首宗病例後,「寨卡病毒」疫情在中南美洲快速擴散,其中巴西出現超過4100例新生兒小頭畸形(Microcephaly),懷疑與「寨卡」有關。

面對著這種來勢洶洶、有蔓延全球之勢的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和多國政府都提出緊急因應措施。來自香港的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2016年1月警告,病毒正爆發性傳播,預計單是美洲的感染個案達300萬至400萬宗。

「寨卡病毒」是黃病毒科中之黃病毒屬,與登革熱、黃熱病、日本腦炎和西尼羅河病毒有親屬關係,經由斑蚊尤其是埃及斑蚊傳播,使受蚊叮咬的人罹患又名為茲卡熱的「寨卡病毒」染症,因專家1947年在烏干達茲卡森林的獼猴身上發現而得名,最早的人類感染病例在1954年出現於奈及利亞,之後的主要疫區都在非洲和亞洲,但只有少數人類病例個案,直到2015年,才在西半球大幅爆發,其中以巴西最為嚴重。

「寨卡病毒」至2016年初已擴散至30多個國家,遍及美洲、非洲及歐洲。拉丁美洲地區幾近淪陷,美國疾管局(CDC)是年1月已將22個國家列入旅遊警示清單中,包括強化注意事項,並呼籲懷孕婦女應避免前往這些國家,其他南美洲國家包括哥倫比亞、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牙買加也建議女性推遲懷孕。

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輕微發燒、起疹、關節病及眼睛發紅,但約8成感染者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最值得關注的是,若孕婦感染茲卡病,可能造成胎兒罹患小頭畸形症,兩者之間的關聯尚未獲得證實,但WHO表示,部分證據指出,「寨卡病毒」和小頭畸型症存在因果關係。

所謂嬰兒小頭畸形症,是指患者頭圍小於同性別、同年齡之嬰幼兒。15%的患者只是頭部外觀異於常人,但大部分的患者會出現心智發展遲緩、聽力受損等多種病狀,小頭畸形症目前無藥可醫,僅能針對個別症狀進行治療。

至2016年初為止,全球尚未研發出快速篩檢茲卡病毒的方法,檢驗茲卡病毒十分麻煩,需先取得潛在患者的血液或組織檢體,且檢體必須是感染當周所採集,再送往先進的實驗室檢驗。至於疫苗則仍在研發中,有機會兩年內進入試驗階段,但可能要10年後才會上市,為了預防此病毒,應避免前往疫區,並做好防蚊措施、定期滅蚊。

「寨卡病毒」並不是致命性病毒,對一般民眾而言,影響不大。但少數研究指出,茲卡病毒可能會造成癱瘓。若準備前往疫區,應做好防護措施,如果是孕婦,曾前往疫區,更應及早就醫。

香港熱遊的泰國及新熱點瓦努阿圖2015年首次錄得「寨卡病毒」感染個案,已引起香港感染及傳染病學界的關注,並提出警告。鄰近的台灣疾管署1月19日公布出現首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Zika Virus)感染個案,一名泰國男子於2015年10日入境桃園機場時,經血液檢測證實感染茲卡病毒。韓國也在同月29日宣布「寨卡病毒」為第4類傳染病。

與此同時,本港衞生署也考慮將「寨卡病毒」列為須呈報傳染病,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不排除有零星個案傳入本港。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警告,不排除本港遲早有首宗外地傳入個案,一旦疫情失控,「寨卡病毒」有機會植根香港,袁認為該病症應該被定為法定呈報傳染疾病。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