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政策

一周一行

隨著內地開放自由行政策,赴港旅客數量不斷增加。2009年深圳市對戶籍居民實行「一簽多行」政策後,到港人數更急速增長,使2014年內地旅客人次佔訪港旅客總人次七成之多。儘管這趨勢對香港旅遊、零售及多個行業的發展都非常有利,但內地與香港出入境口岸壓力大增之餘,香港本身承載能力不足引起的社會矛盾,也日漸顯現。
水貨客擠爆香港靠近口岸的地區,自2012年起便引起本地居民與內地旅客的衝突,到2014年底更趨於白熱化,水貨客衝突事件,硝煙瀰漫。經過特區政府多番建議,北京2015年4月13日終於宣布收緊深圳居民的「一簽多行」政策,改為「一周一行」,而深圳公安機構出入境管理局14日也隨即停止向深圳市居民簽發赴港「一簽多行」簽注,改發「一周一行」簽注。

已實施多年的「一簽多行」政策,賦予深圳市戶籍居民辦理一年赴港多次「個人旅遊」簽註的權利,如今,持「一周多行」簽注的深圳居民只可在每個自然周的周一至周日前往香港1次,每次可在港逗留7天。按照規定,原「一簽多行」簽注,在有效期內可繼續使用。
中央進行這項改動,需要在多個部門之間先進行協調,也要考慮內地民眾的反應,因此從「一簽多行」改推「一周多行」,反映中央的誠意。果然措施的變動,馬上引起國內部分民眾反感,據報深圳有人在網上發動示威抗議,在福田口岸外集合,要求政府一視同仁,收緊港人前往大陸次數,同樣改為「一周一行」。
另一方面,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水貨客也因此改變集散方式,譬如,政策實施後,中英街的遊客量激增,每日有近萬人流,相信其中就有不少變陣到中英街掃貨的水貨客,街上到處人頭湧湧,大小商舖均出現擠爆狀況,街上亦有不少疑似水貨客拖着大批戰利品聚集,場面誇張;此外落馬洲口岸附近也出現過水貨集散地,紙皮箱丟得「漫山遍野」。

有評論認為,「一周一行」畢竟治標不治本,只能舒緩香港居民的生活困擾,但中國的商品安全問題一日未解決,內地人始終對香港的優質貨品有龐大需求,難保水貨客改頭換面,再鑽別的空子現身。

… 詳情點擊

一簽多行

一簽多行(Multiple-entry Endorsement)指的是個人遊計劃下,擁有深圳戶籍居民一年內可無限次往返香港,2009年4月1日推出,目的是刺激香港經濟、增加就業。

政策落實當天,深圳舉行了啟動儀式,首日就有6000人申請,根據一簽多行政策,220多萬深圳戶籍居民只需付100元簽證費用,就可以在一年內無限次訪港。

然而訪港旅客因此暴增,透過一簽多行到港的旅客,09年首年實施時有147萬人次,其後逐年增加,到2014年已上升至1485萬。

有意見認為一簽多行旅客偏向購買日常用品,而非旅遊消費,由此衍生的水貨客問題更引起社會人士不滿,加上旅客量超過了香港設施的承受力,對香港居民造成滋擾,在一些地區和商場引發連串的反水貨客活動,甚至後來只要是國內旅客,便受到狙擊批評。

事件已衍生為內地人與香港人之間的衝突,經過特區政府建議,中央在研究後於2015年4月13日宣布收緊一簽多行政策,改為一周一行,至於原來持有一簽多行通行證的深圳居民,在簽注有效期內可繼續使用至期滿。

 

… 詳情點擊

港澳自由行政策

港澳自由行原名「港澳個人遊」計劃,准許中國大陸居民以個人方式前往港澳地區旅遊,改變以往必須跟隨團體團進團出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只要是在計劃範圍內的城市,就可以透過簡單的簽注(特別簽證)手續前往香港及澳門,期間最多可以逗留一周。目前共有49個城市居民可以個人名義到香港旅遊。

港府2003年鑑於香港經濟陷入低谷,向北京求援,要求推出自由行政策。2003年7月28日起在4個廣東省城市開始推行,其後一直發展,不但獲批到港自由行的城市增加,2009年還推出「一簽多行」,到訪香港的大陸旅客人次也由2002年的638萬大幅度增加至2013年的4075萬,佔每年訪港旅客總數的比例由41.2%急升至75%。

當然,自由行被喻為「雙面刃」,一方面惠及香港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甚至被喻為讓香港經濟自2003年低谷重回上揚軌道的關鍵措施;另一方面大陸旅客逐年增加,也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像「雙非」、水貨客、通貨膨脹、店鋪租金攀升,甚至出現文化衝突,對香港的負面影響以及港人的負面情緒逐步浮現。

… 詳情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