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藝欄養生有道

長者需禦寒 體溫低易中風

主題:長者禦寒(上)
嘉賓:徐澤昌 (註冊中醫)
主持:鍾溥敏

今年一月香港遇上59年來難得一見的低溫,天文台、各個紀律部隊等都明顯未有對嚴冬做足準備,致手忙腳亂,老人家更加防不勝防。千萬別以為天氣凍對大家的影響只是手腳冰冷、起雞皮及顫抖,嚴重的話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體溫低於35度 即患低溫症

以往都有不少長者在家中因為體溫太低而「凍死」,當熱量流失的速度較身體產生熱能的速度快時,人體核心溫度便會下降,低過35度或以下就定義為低溫症。除了手腳冰冷外,要留意長者是否有低溫症的先兆,初期的病徵有身體發抖、臉青口唇白、易累想睡覺、心律失常等。低溫症可分為三種階段:輕度患者體溫介乎32至35度,身體會抖震、睏倦、心跳加速;中度患者體溫介乎28至32度,開始出現胡言亂語、心跳減慢甚至不正常跳動;體溫低於28度屬嚴重,會陷入昏迷狀態,甚至死亡,應即時送院。

「寒主收引」體溫低易中風

中醫看低溫症,病理是由陽虛及氣虛的體質引起,加上寒冷的天氣令寒邪容易入侵,寒上加寒。長期置之不理或會出現「寒凝」,即氣血受阻,寒氣凝結,阻礙身體循環,令體內毒素積聚沉積於脈絡中。「不通則痛」,四肢亦會感痛楚、麻痹及筋骨繃緊。另外,「寒主收引」,體溫太低令血管收縮,都會增加其他病症發作的機會,如冠心病、中風、哮喘、支氣管炎、凍瘡等。小孩、長者、長期病患者、酗酒及濫藥者、產後婦女、飲食失調及缺乏運動等人士, 均為低溫症高危族,寒冬下更應做好預防措施。

洗澡最多十分鐘  水溫最高40度

要防患未然,當然要學懂保暖,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著多件衫」,禦寒衣物是否越多越好?徐醫師提醒,特別是長者,千萬別穿太多厚重的衣服,太臃腫反而容易跌倒,最重要保持軀幹的溫度,保護主要器官的溫度,手腳自然暖和。浸泡一個熱水浴可能是寒冬最佳活動!不過,洗澡時間不宜太長,否則皮膚水份易流失,10分鐘已經非常足夠;水溫亦不宜過高,應在40度以下,以免血壓太高易中風,飯後不宜洗澡影響消化,不只是長者,年輕人都要注意。

撰文:鍾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