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新傳解密: 世界級冠軍運動員 不敵封建教育制度

「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96年李麗珊激動落淚令無數香港人感動。然而同為世界冠軍的香港青年運動員黃詠欣,為香港體壇犧牲了無數青春及金錢,卻遭受政府、社會冷待及大學拒諸門外、但她仍默默努力,為香港出賽爭光。

 

世界冠軍 失意於大學

日前,大學聯招放榜日,莘莘學子12年寒窗苦讀就為這一天。在僧多粥少的本地學位競爭下,不少人失意於高等學府門外。黃詠欣,一個17歲小女孩贏了不少世界級比賽、冠軍名銜,但入香港八所公立大學無望,來到樹仁大學報名,也因選修科要3分、而袛有2分的她,因成績不符合要求而被拒,世界冠軍連面試機會都沒有。她和爸爸及妹妹三人無奈在門口坐下,小女孩熱淚在眼眶中滾動、但仍強忍著,爸爸看著她心酸透頂,彼此相對無言,手牽手垂著頭走下山。

 

SANYO DIGITAL CAMERA

 

▲ 黃詠欣(右二) 在2009年亞洲跳繩比賽表現出色,隨即入選香港代表隊成員。(學校網站圖片)

 

贏盡全球 輸於港教育

「其實出來的成績(中學文憑試)係預咗嘅!」黃詠欣表示,她對學業成績並沒有太大的期望。因為她看到付出於跳繩運動領域裡,大家成績普遍都是一般,因為花了時間去訓練及參賽,雖為香港一次又一次拿了世界級的奬杯,但最後袛有少數頂尖的幾個運動員能幸運地升上大學。她們這班世界級運動精英,大有贏了大世界、輸於小香港,很無奈。

 

「因為佢地(運動員)本身喺名校出身,才能有機會入到大學!」詠欣無奈的說。她雖失意于入大學,但仍很感謝一路支持她的父母,即使曾因為成績下降,被老師勸諭跳少點繩,但父母一直重視自己的意願,她說放榜的眼淚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爸爸,她心感辜負了父母的期望。

 

IMG_1957

 

▲ 黃詠欣與隊友的比賽情況,難以想像瘦小的身體內蘊涵奪金的能力。

 

奪金容易 入大學困難

不要以為詠欣因運動而影響學業,其實她兩者兼顧要有很強意志,非常人可以負荷,首先不時為了保持狀態,每週要訓練三晚、每次三小時;當遇上大型比賽,就要入營作封閉式訓練,心理狀態及體能逹到顛峰,作為學生運動員,即使在中五六敏感的日子裡,日程表依然繼續。

 

詠欣回憶訓練與高壓文憑試時,她說:「我不覺得跳繩影響到我學習,我也不希望因為學業而放棄這項運動」。她認為,跳繩並沒有對學業造成影響,反而跳繩令她放鬆自己,減少壓力。家住天水圍的她,去哪裡也不方便,每次訓練回家都很晚,很多時候都要留在學校先做作業,或者熬夜起床趕功課。

 

黃詠欣中學二年班時以跳繩運動女子組第一名資格選入香港代表隊,中四中五代表香港連續兩年取得亞洲女子組冠軍,中五時候與隊員代表香港贏得世界女子團體總亞軍,她在17歲已成功考取國際教練及裁判牌,為了香港付出了青春熱血,取得如此多的獎牌榮耀,但過去所有訓練及努力,仍是白費,因為卻遠遠不及文憑試一個選修科成績奪3級重要。有建議小女孩入讀體育學院或副學士,以非聯招途徑入大學,但黃詠欣舉棋未定。

 

因為她思前想後,發現香港數千名青年運動員中,成功入讀大學沒有多少個。再者,香港運動員又再細分三五七等,黃詠欣屬於非精英運動員項目——跳繩。這一界定,即使代表香港出戰世界贏得榮譽,但亦註定她入大學機會渺茫,她很不服氣。

 

Screen Shot 2014-08-15 at 12.16.24 am

 

▲ 由於跳繩項目並非香港政府資助運動員的項目,她就讀的中學也提供獎學金支持她到海外比賽。

代表香港 欠資源出賽

詠欣回憶在中學時,代表香港出戰美國世錦賽,沒有得到有關部門支持,單單是交通費就要二萬四千元,還未計雜費,對詠欣來說是一筆鉅款。在渺無方法之際,而幸運地遇到一位黃老師,老師成功為她與學校談判,申請獎學金和資助。「如果當時沒有學校的資助,我絕對不會參加。」香港特區政府,對於非精英運動員,一直沒有任何直接資助。雖近年康文署開始比較積極推廣跳繩運動,偶有一些表演賽邀請,但仍對成績理想的跳繩運動欠缺支持。

 

2014世錦賽在香港舉行期間,澳門及奧地利選手向記者透露,跳繩在當地並不是十分知名的運動,但運動員都非常享受這項運動,奧地利選手一跳十多年,更成功考上奧地利大學的特殊教育學系。反觀香港,跳繩不是主㳘運動,運動員的付出,及得到佳績,不受尊重,更不要說支持。

 

IMG_2177

 

▲ 黃詠欣 (圖左)  除了面對比賽壓力,也少不了讀書壓力。縱然目前無大學錄取,但希望能夠繼續讀上去,同時延續代表香港出賽的決心。

 

比賽成敗 練成強意志

詠欣雖是17歲的小女孩,但多次站在國際比賽的領獎臺上奪標,更在2011年世界賽奪冠軍。但世界級運動員意志,要久經訓練成比常人更強,失敗更是她的學習寶典,她就在2013年世錦賽,先後取得了個人速度、耐力的兩項第一,準備再拿下花式的第一,就會躋身總成績第一名,成為總冠軍,她自己也相信能獲勝。然而希望越大,壓力更大,在比賽前一刻,她忽然對教練說:「點算,我覺得我會炒!」結果不出意料,比賽時,由頭至尾都有失誤,失去再次成為世界冠軍,賽後她崩潰了,哭了一晚。但為了第二天的團體比賽,她重拾意志,吞下淚水,堅強地上戰場比賽下去,團體仍拿了不少奬項。

 

參加世界賽,讓詠欣擴闊了眼界。中學期間,她已踏遍多個國家。更結識了不少外國朋友,多了一份國際視野。由於跳繩在香港又不屬於精英運動,詠欣家境又一般,參加世界賽又缺乏政府資助,小至球鞋、繩子的開支、醫療準備,大至機票旅費也要自資,壓力一點不少。

 

詠欣與一般中學生不同,對未來未有任何盼望,袛知要用強硬意志去努力,一邊讀書、一邊做國際教練賺取收入,補貼為香港出戰世界賽的支出。

 

或者這就是真正的–香港精神,一種袛知付出,不問收穫的香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