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新聞採訪與寫作

閩僑中學辦諾貝爾講座提升形象

DSC_0564

閩僑中學位於北角寶馬山,本因學生常與附近學校其他學生爭執而被戲稱為「閩僑武館」。現任校長黎柱權(圖)兩年前「空降」校方管理層,為改善學生品學表現而奇招百出,是次「諾貝爾之路分享會」正是的一路突襲。

 

黎指,分享會打從去年九月已開始籌備,書面請求及校董私下拍膊頭雙管齊下始能成事。期間甚至採用「枕邊人戰術」勞煩林泗維校董的太座和Sir James Mirrlees的妻子私下另作央求,延至年尾才獲得對方首肯,與劉備三顧草蘆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為的是希望學生從中學習尋求知識之道。黎續指,一間中學舉行諾貝爾獎講座的難度絕不能與大專或商業機構同日而語,單是一百五十萬元的「公價」已教不少學校卻步,今次幸得Sir James Mirrlees不計報酬出席實為萬幸。

 

校方表示,從去年三月由亞洲知識學院舉辦的同類講座獲得靈感,但為避免曲高過寡,方訂題為「諾貝爾獎之路」。希望此講座為校爭光之餘,能讓學生引校為傲,增加對學校歸屬感。校方更安排學生為講座擔任司儀及接待等角色,務求讓學生全方位感受並參與這次「諾貝爾熱」。

記者:吳浩賢

 

邀諾獎得主演講 閩僑中學望增加名氣

 

[本報記者四月十六日訊]位於北角的閩僑中學,在五月九日邀請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理斯(Sir James Mirrlees)教授到校演講,主題為「諾貝爾獎之路」。校長黎柱權表示,一所中學邀請諾獎得主並不容易,希望同學從中學習到學者風範,並為校增加名氣,培養學生歸屬感。

 

記者:何樂思

 

黎表示,希望學生能從他得獎路上的經歷,學習到追求知識的精神。他指,在去年九月開始,經過多方努力游說,莫理斯在十二月才正式接受邀請。黎表示 ,希望每個同學以至社會大眾都能明白其演講,並從中受惠,故不想主題過於學術性。

 

為迎接諾獎得主到來,校方設計了一系例活動,包括「追蹤諾貝爾」、數理週等;並在英文堂教授相關詞語,以及由老師設計展板供同學參考。黎指,雖然老師的工作量因而増加,但慶幸老師均支持是次活動。

 

閩僑曾被人標籤為「寶馬山三寶」之一,被指壞學生聚集,校風並不良好。黎指,近年校方以「多元培育」為宗旨,推行不同活動,校風較以前純樸,學生成績亦有顯著進步。他希望講座能令學校增加名氣,並改變在大眾心中的形象,在收生方面更有競爭力,增加學生歸屬感。他指,希望學生因而為學校驕傲。


多元培育提高校園學習氣氛

中學教育近著重學生的多元培育。位於北角的閩僑中學邀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理斯教授,5月9日到校演講。校長黎柱權透露,莫理斯教授會分享他成功路上遇到的種種抉擇關口。他指這次機會非常難得,邀得諾貝爾獎得主與學生分享,對提高校園內的學習氣氛有好大幫助。

 

上任僅兩年的黎校長,把握這次莫理斯教授到校演講的機會,推行多元培育課程,在校內舉行一連串以諾貝爾獎為主題的活動。例如學校圖書館就特別展出一系列由諾貝爾獎得主撰寫的書籍。另外又舉辦「追蹤諾貝爾獎」專題報告比賽,令同學對諾貝爾獎加深認識。在英文科及學科活動「數理周」亦作出配合,教授與諾貝爾獎相關的生字及介紹相關課題。又特別訓練一批學生大使以招待嘉賓。他期望透過這些活動,可以協助學生在過程中發掘他們的個人特質,同時為他們建立正面的學習態度等的價值觀。

 

黎校長希望是次講座令更多學生能受益,已預留名額予其他學校中小學生參加。

記者:洪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