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鄰居

小時候住唐樓,一梯兩伙,全幢雖只有八伙,但都互相認識。平時在樓梯(沒電梯)遇上,大家會點頭問候。誰家煮了好東西吃,也會分一點給大家享用,農曆新年又會互相拜年,好像一家人。

現在住洋樓,光是一層樓就有八伙人,但入伙五年,連鄰居的面容都不清楚。只有每天早上和晚上他們砰砰嘭嘭關門離家歸家的聲音,讓我分辨出大概哪一家人已外出或返歸,其餘一無所知。偶爾等電梯時遇見,跟他們笑一笑,對方報以皮笑肉不笑的冷漠,下次再踫見,我都懶得賣弄笑容,無謂自討沒趣。

有一次跟家裡的菲傭出門,卻見她沿路不斷向我不認識的陌生人點頭打招呼,電梯裡、大廈大堂,都有她認識的人,而且她的「朋友」不局限其他傭人,還包括一般住客,對方都會向她報以親切微笑。

問她怎樣認識那麼多人,她說:「每天看到,跟他們說早晨,不就認識了。」我想起其實我也「認識」很多外傭,他們向我打招呼,我毫不猶豫就「回禮」,因為我不會擔心對方笑裡藏刀,有不軌意圖。

與華人鄰居相遇,彼此都隔了一重山,因為大家有「心防」。我對他們微笑,他們也許以為我有何企圖或發神經,所以回以「防守性」的冷淡笑容。我怕他們以為是壞人,也放棄表示熱情,於是鄰里關係就在「心防」中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