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學生專題系列樹仁同學作品編輯推介

道路設計標準過時成塞車元兇

本港部份道路擠塞問題,惡化至非繁忙時間亦出現長龍,有關注道路設計的組織及以駕駛者認為,主因是本港道路設計標準過時,未能配合城市發展。

私家車司機蔡先生(上圖)表示,道路設計未能配合人口發展,交通燈太多是塞車的主因之一。他舉例,在長沙灣興華街,燈位與燈位之間距離較短,等候燈號時間長,每次駕車到興華街都要塞車最少10分鐘。他又指出,附近街道路窄,一旦有交通意外,興華街會更擠塞,延長行車時間。

有年輕人在社交網站開設專頁,關注本港道路設計問題。「道路研究社」創立人邱益彰認為,車輛增加是導致塞車的原因。他引用運輸處數據指出,本港的車輛領牌總數每年上升,2019年數字已接近80萬,部分的道路設計根本承受不到車流量。

他以連接元朗公路和青山公路的博愛交匯處作為例子,塞車問題嚴重,源於1998年大欖隧道通車,愈來愈多車輛經此地往返元朗及市區,加上來自錦田的車輛,令交匯處經常出現車龍。他表示,即使在非繁忙時間亦見到擠塞,認為屬於難以解決的交通問題。邱益彰認為,本港的道路設計基礎原本是跟隨英式標準設計,但有關標準超過20年都沒有更新,未能配合今日所需,不合時宜。

「道路研究社」創立人邱益彰

另外,邱益彰亦關注路牌設計,路牌的字體不能太粗或太幼,否則影響駕駛者瞬間消化路牌上的指示,增加判斷的時間。

對於來往屯門及赤鱲角的隧道通車,邱益彰較早前發現一塊用於隧道封閉時使用的「轉頁路牌」,出現一個呈180度反轉的飛機標誌,批評有「墜機」之意。他又指在屯門公路近虎地,同樣出現類似的標誌,形容情況非常不理想,因根據守則,飛機標誌不可指向水平線以下,因指向下的辨識度較低。邱益彰形容欠佳的路牌設計,或會導致「車毀人亡」。

私家車司機蔡先生同意,本港的路牌指引非常不清晰,指在同一地方豎起大量不同的路牌,駕駛時要同一時間留意四至五個路牌,加上部份路牌甚至被遮蓋,批評當局設計路牌時沒有變通,容易導致各種交通問題。蔡先生認為只能無奈應對,認為問題的起因要「留待政府思考」。

(封面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採訪團隊:
楊皓昇、張進熙、陳樂陶、蔡倩瑤
郭俊熙、黃子臻、余芍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