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窮遊生活文藝欄

遊客都得注意的日本潛規則

文/圖:李遨然933248A

大阪車站
大阪車站

據說,同是日本,東京與大阪也有明顯的文化差異。大阪人說關西口音的日語,說話聲線比東京人大。一個在大阪出身的朋友說,大阪人要懂說笑,沒有幽默感的不入流,他自己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冷面笑匠。另外,一個東京出生的日本朋友,在關西住了數年,說習慣了大阪人比較豪氣的習性,回來東京事事拘謹,反而不自然。做了東京居民之後,上星期到大阪逗留兩天,做個遊客,看到不一樣的人與事。

踏出新大阪車站,用扶手電梯,發現不一樣的規矩。東京用扶手電梯要站在左邊,右邊給趕時間的人用來走路;大阪剛相反,與香港一樣,站要站在右邊;站錯了,日本人會用身體語言教育你,即是「推」你。剛移居東京時,人生路不熟的新手媽媽,推著嬰兒車也給人推了幾次;心有不甘,請教日語老師和朋友,「Excuse me」的日語是怎樣說。得到的答案是,日語沒有請人讓開的語句,因為請人讓開很失禮;如遇到有人阻塞通道,有耐性的人就在後面等,沒耐性的人就乾脆在你身旁擦過了事,因而有被人推的誤會。老師說,在日本,不看環境,阻塞通道,本身都有責任。「受教了……以後會多加注意!」

日本人從來就對小節很講究,對社會規則亦嚴格遵守。在日本長久居住的香港朋友,最近有感而發,說香港遊客的素質近年一直下降;現在日本人的眼中只看到「爆買」的中國人,對香港人的印象已沒有頭緒。去日本旅遊,享受優雅的環境和高素質的服務,就算不打算給人家留下好印象,也不要打破世界級城市的「招牌」。當然,「不准在酒店內染髮」這等爆笑規則,或許香港遊客很少犯;而然,以下幾個潛規則,亦希望與經常到日本朝聖的哈日族分享。

(一)踫不得的的士車門

在日本坐的士,何時開門與何時關門,留待的士司機來控制。據說,的士自動門用手大力關上會弄壞的。在日本,請先忘記部份香港的士司機的嘴臉,記得自己是個高級客人,有一個戴上白手套,穿上黑色西裝,彬彬有禮的司機在招呼自己。以迅速而有禮的姿態上車後,輕聲跟司機說一聲「OK」,下車後打個招呼「山橋」後迅速離開,是最受歡迎的乘客。沒有必要,亦不應該,太熱心幫自己開門或幫他關門。

日本的士
日本的士

(二)低聲說話

在日本要低聲說話,恐怕不是新知識。低聲說話的程度對香港人來說,知易行難。以香港人的一般聲線,在東京的車廂內,就足以引起群眾的注意。我常給朋友這個比較容易掌握標準,「如不想特別受注目,在公共場所就當自己在圖書館」。其實日本人亦會大聲說話,在居酒屋、球賽、私人聚會,他們都很投入,聲線很大。但在電梯內、車廂中、狹窄的空間內,旁若無人的高談闊論,的確是很少見。不同場合做合適的事。

(三) 不阻塞通道

最近在購物區常見一群旅客站在繁忙路口,興奮地高談闊論「然後去邊,跟住去邊」,在銀座四町目,那裡都有遊客阻塞通路,穿得如何哈日都是失禮的遊客。我開始明白香港上水區居民為何有一股無名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四) 留意必須脫下鞋子的地方

在日本,很多公眾地方都必須脫下鞋子才能進入,特別是室內的遊樂場或傳統的日本餐廳等。愛清潔的民族對脫鞋這種規則,對外國人都是很難包容的。其實,要脫下鞋子的地方,會張貼圖文並茂的說明;在餐廳內,侍應亦會耐心說明放鞋子的地方,只要稍為留意環境,耐心地聆聽說明(或身體語言),就能減少對當地人的困擾。

銀座
銀座

日本處處優雅寧靜,有頼克制的人民去經營。多點了解別人的文化,少一點自我,才能做個體貼而有質素的日本遊客。

作者簡介
李遨然。生於香港,現居東京。 香港樹仁學院工商管理系畢業,英國伯明翰大學工商管理系碩士,主修國際商務。曾於香港從事公共關係、市場推廣、翻譯及國際貿易等工作。 數年前與日籍丈夫移居東京,發現在日本生活有很多潛規則;就是看不清,生活才變得有趣。不少人鍾情日本,對她存著很多非真實的幻想;能與讀者分享東京生活的浪漫與現實,欣喜雀躍。
www.oyintokyo.blogspot.jp/
www.facebook.com/Oyintok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