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調整被扭曲的地產市場,豈非更好?

近日,香港社會就是否要縮減自由行的人數引起不少爭議,其中最引起討論的,是特首梁振英日前提出削減兩成自由行遊客的建議。建議一出,贊成方認為,大陸自由行遊客已經大大影響港人生活,減少兩成是必須的,減多一點更好。反對方則指出,這會影響香港的經濟及港人的就業機會。然而,這是真的嗎?還是保護既得利益者而已?

反對削減自由行數字的人指出,相關政策會使零售業者苦不堪言,除了營業額減少之外,不少人早已與業主以昂貴的租金簽了合約,一旦遊客變少,他們將無法營運。這真是很奇怪的邏輯,香港鬧市店舖租金高度扭曲,已經舉世皆知,小老闆儘管生意好,往往也是被昂貴租金迫得死去活來。既然如此,為何還要維持這種扭曲的情況。更何況,既然不少商人也相信市場經濟的邏輯,如果零售業生意明顯萎縮,甚至小部分因而倒閉,難道業主不會因而降租金嗎?

更重要的是,今天走在鬧市,很多都是做遊客生意的商店,像不少藥房及電器商舖,而藥房裡,又主賣奶粉,電器商舖,則以手機照相機等遊客主要購物品為主,而不是電風扇冰箱等港人日常用品。箇中原因很簡單,遊客的錢最好賺,所以大家一窩蜂去做同類型生意。如果香港商舖租金因而大幅下降,或起碼降到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那麼,一些只賣遊客商品而漠視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商舖,將會倒閉,本地創業者將有更多發展機會,經營不同小店,這對香港社會的健康發展有正面作用。

財團壟斷、官商勾結,在香港已存在多年,其中最關鍵原因是地產發展商的霸權及壟斷問題,如果能透過大幅削減遊客人數,調整被扭曲的地產市場,不是更好嗎?

《港人講事》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