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自由市場的偽說

香港電視不獲政府發出無線電視牌照一事,除了反映特區政府「黑箱作業」之外,另一個問題,就是揭示了經常掛在政治人物咀邊的「市場經濟」,原來只是一套有選擇性的市場經濟,只是大家一直被蒙蔽。

發牌事件上,愈來愈多消息指出,不管是三位司長,或是兩份專業顧問報告,均建議發出三個牌照,而早前,特區政府也曾表示「發牌沒有上限」。這種邏輯顯示的,是一種更接近自由市場經濟的思維,即不介意多發牌,最後誰勝出誰敗走,市場決定。

然而,日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蘇錦樑發言中,卻以「循序漸進」作為只發出兩個牌照的理由,更指如果發出三個牌照恐怕對無線電視市場帶來「負面影響」。只要將蘇錦樑的話拿來自由市場的概念進行比照分析,便會發現當中有矛盾之處。按照蘇錦樑的說法,政府是擔心某些電視台在開放三個牌照之後虧蝕,甚至結束,為了保住這些電視台的平穩,只引入兩個了。這種思維非常奇特,投資廣播電視,本來就是一盤生意,是一個商業行為,作為政府,為何要擔心生意人投資失敗呢?它失敗,按照自由市場的邏輯,不正代表它不受市民歡迎嗎?

事實上,這種有選擇性的市場經濟,不僅僅是市場經濟那麼簡單,本來,它的決策就摻合了政治權力,這種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早在十八世紀,已經在歐洲出現,只有被蒙蔽的香港人,才會相信「自由市場」真的是laisser faire。試想想,如果一條街開的都是云吞麵店,政府會不會管,當然不會。不會,並非云吞麵不會有惡性競爭,而是麵店老闆都是小生意人,人脈關係財力又怎麼及得上大型電視台呢?

希望透過這次派發電視牌照事件,港人認清政商人物有關「自由市場」的偽說。

《香港評說》 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