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敢批港聞

美麗背後是血腥

主持:馬翠怡

 


【文字版】

上周三尖沙嘴鬧市街道上疑似有碎鑽石散落地上,令途人紛紛搶拾。女孩們對閃亮亮的鑽石都趨之若鶩,但它背後隱藏著驚人的代價,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鑽石是地球上很普遍的礦產,它的供應量一直都超過它的需求,邏輯上,鑽石應該很便宜才對,但是南非一家企業 De Beers透過持續買進市場上多餘的鑽石來維持它的高價。同時,他們成功塑造出鑽石浪漫永恆的形象,而大家都接受了 企業所灌輸鑽石是夢幻的,浪漫的觀念。

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美國有位時裝設計師Debbie Wingham就用了超過4千顆鑽石裝飾生日蛋糕,約5億多港元一個生日蛋糕,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多麼遙遠的一件事,但我們要知道價錢貴不代表意義高。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鑽石,都是由非洲或俄羅斯貧窮的鑽石礦工開採出來,切割的工序則由印度的極度貧窮的勞工完成,其中大部分還是童工。安哥拉記者Rafael Marques de Morais,2011年出版了《Blood Diamonds: Torture and Corruption in Angola》一書,揭露當地採鑽工人所遭受的不人道對待,政府、礦產公司及軍伐聯合貪污,令礦工受盡折磨,例如飲污糟的水、吃臭酸食物,甚至被虐打。

在巨額利益的驅動下,出產鑽石的地區內戰連連,如非洲獅子山為了爭奪鑽石,在90年代爆發了長達12年的內戰,出產的鑽石被稱為「血鑽石」。

為了正視「血鑽石」的禍害,在2000年12月,聯合國決議通過「金伯利流程認證機制」,希望減少全球「血鑽石」流入市面。事實上,金伯利機制是有缺陷的,非政府組織Global  Witness 直指現行的機制只是自律性質,參與國無誠意執行,根本無法有效杜絕血鑽石的交易。

在資本主義社會,商人透過媒體去製造需求,鑽石就是一個例子,我們要反思,甚麼是奢侈品,甚麼是必需品,我們得到滿足的同時,代價是多少人的血和淚!

文:馬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