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有道

穴位 食療 曬走濕滯

主題:袪濕
嘉賓:註冊中醫師徐澤昌
主持:鍾溥敏

中醫的「天人合一」及「整體觀念」指大自然與人之間互相有感應,所以每當天氣轉變都會令身體產生變化。近日大雨連連,天氣非常潮濕,起床時常常感到全身乏力,四肢痠軟,原來都可能是體內濕氣過重的徵狀。註冊中醫師徐澤昌提醒,一般人未必能分辨疲倦乏力是否單單由濕邪引起,可留意有否大便濕黏、舌苔太厚、胃部脹悶不舒及腸胃炎,這些都是身體對內濕發出的警號。

 

濕主要分為外濕及內濕,外濕是由長時間接觸水濕引致;而內濕則多由生活習慣引起,如飲凍飲、食生冷食物、開空調及少運動,都會令脾陽受損,水濕不化,濕氣積聚在身體內。內濕的體質特別容易與外濕結合,導致如頭痛、身重等症狀,濕邪導致的頭痛有別一般,有如被一條濕毛巾包裹著頭顱一樣。

徐醫師建議多做運動曬太陽等可以促進身體排汗,有助袪除濕滯;還可食用薏仁、赤小豆、茯苓、冬瓜等食物,可健脾化濕,排走濕氣,但留意太多糖份會令脾生濕,反而會有反效果。濕常往下走,特別是下肢,大家可以按壓穴位,如「太溪穴」、「三陰交」、「陰陵泉」位置在下肢內側,「足三里」及「豐隆」就在外側位置,多按壓有消減濕氣及強化肝脾腎的作用。但某些穴位有活血通經的作用,孕婦或月經期間的婦女使用前須先諮詢註冊中醫師。而刮沙及拔罐,可疏通氣血,都有軀濕作用。

顧名思義,原來風濕及濕疹都與濕邪息息相關,翻風落雨老人家風濕發作,原來是由「風、寒、濕」三種邪氣引發,當身體正氣虛弱時,邪氣侵襲經絡,特別是血管較薄弱的關節位置,因為氣血運行較差,所以經脈容易閉阻。徐澤昌遇過長患濕疹病人,除了服用藥物外,徹底戒凍飲也加快病人康復速度。所以,要身體好,必須要戒掉生活壞習慣,否則醫師也幫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