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新聞港聞編輯推介

由沙田大酒店論填海覓地

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在「香港百年蛻變展覽之移山填海」先導系列講座 ──「滄海桑田:新界新市鎮之建置」,分析政府在回歸前的覓地方式。

第三講「滄海桑田:新界新市鎮之建置」在饒宗頤文化館舉行

香港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丁新豹以沙田作為例子,指出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政府開始把沙田列入新開拓範圍。

1954年,政府成立專案小組評估沙田的發展潛力,曾建議將其建設為一可容納27萬人的衛星城市。

1962年9月颱風溫黛襲港,沙田墟的房屋遭受嚴重破壞。(政府檔案處提供圖片)

1965年,政府制定的發展綱要,更改填海範圍,隨著人口不斷上升的趨勢,新計劃增加了興建高密度住宅的構想,以滿足社會需求,並在1966年,分四期,花十五年進行,估計在1981年完成,可容納109萬人口。第一期工程主要圍繞沙田城門河及圓洲角,第二期土地發展則於1971年開始。

丁新豹亦有介紹,大埔公路沙田嶺段有間沙田大酒店。網上資料顯示,其已於1983年拆卸重建為私人屋苑沙田花園。

1971年興建中的香港中文大學,對岸為仍未填海的馬鞍山。(政府檔案處提供圖片)

1973年,政府重新制定沙田發展的十年計劃,內容包括:平整土地、興建房屋、公共屋邨、學校、醫院、警署等公共設施。丁新豹形容,當年的沙田確實屬於一個十分宜居的地方。他又指出,起初沙田的開發工程進展緩慢,1974年以後,因需大量土地容納新增人口,沙田的發展步伐才加快。

八十年代,沙田迅速發展;九十年代初已形成火炭、大圍、小瀝源及石門等數個工業區,涉及紡織、製衣、電子、五金及玩具,還有集中火炭的貨倉和凍倉,沙田已發展成一個既有工業,又有綠化空間的綜合區域。


1952年密密麻麻的調景嶺寮屋區。(政府檔案處提供圖片)

此外,丁新豹亦有提及將軍澳。

1982年,港府正式落實發展將軍澳為第三代新市鎮,分三期進行,第一期是1983年開始,涉及翠林、寶琳、坑口,及兩個工業發展區:小赤沙及大赤沙。翠林主要由翠林邨和康盛花園組成,是將軍澳新市鎮內唯一不是建在填海土地上的公共屋邨。

1987年,進入第二期發展階段,主要發展將軍澳市中心,大部分土地是把調景嶺東北部的海灣填海而成。

1991年,第三期發展,主要在將軍澳市中心南部、調景嶺和大赤沙,項目包括:將軍澳工業邨、碼頭、避風塘、海濱休憩地、維景灣畔、都會駅。

1996年,政府清拆調景嶺平房區。


1966年由填海而得的荃灣福來邨,旁邊是曹公潭流出藍巴勒海峽的明渠,後來在此渠上覆蓋並用來擴闊大涌道。(政府檔案處提供圖片)

在答問環節,有現場人士問及政府仍未進一步發展沙頭角的原因。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表示,保安局一向表示「唔開得」,因該地為走私熱點,需要維持管制措施。劉智鵬進一步解釋該區的歷史,指無論日本侵華或韓戰時期,沙頭角早已成為偷運物資過境的最方便地方。

另外,有參加者問政府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建屋是否有難度,曾任鄉議局增選執行委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劉智鵬表示,收地賠償不是大難題,只是司法覆核程序令政府卻步。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左)擔任嘉賓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