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編輯推介

渠務署「深水清」清淤泥冀保安全

渠務署表示,持續引進新科技,包括河道清淤機械人「深水清」和管網檢測機械人「聲探」協助維修保養,遙距控制操作可大幅減低工作人員的安全風險。當局期望在總結數據和經驗後,將有關技術推展到更多河道和渠道維修保養工程。
 
發言人指出,渠務署在去年十二月引入河道清淤機械人「深水清」為港鐵屯門站底一段屯門河清淤,機械人以抽吸方式收集淤泥,運作原理與吸塵機相似。工作人員在臨時搭建的工作平台遙距操控機械人進入河道,利用安裝在機械人的閉路電視和聲納裝置尋找並吸取淤泥,再經由機械人的喉管泵至臨時淤泥脫水缸,脫水後運走。

當局表示,傳統河道清淤方法需要工作人員駕駛搬土機和卡車進入河道收集淤泥,「深水清」清淤工作不受潮汐及天氣限制,可隨時按需要進行,使安排更靈活、效率更高。相比用於箱型暗渠清淤工作的機械人,「深水清」的設計流量較大,能吸入更多流質淤泥,較適合用於河道進行徹底清淤工作。
 
另外,渠務署亦引入遙距控制操作管網檢測機械人「聲探」,以協助調查及評估地下渠管的結構及使用狀況,有助及時安排管道維修和改善工程。「聲探」是一艘配備360度轉向高清攝錄鏡頭和先進聲納系統的管網檢測船,可在不需截流的情況下遙控進入管道內,收集的數據能用於策劃適切的清淤和維修工作。「聲探」的高清攝錄鏡頭可檢查水面以上的渠管結構狀況,而聲納系統則負責掃描水底沉積物的深度。

渠務署引入的遙距控制操作管網檢測機械人「聲探」

渠務署表示,去年共接獲90宗水浸報告,與過去五年平均相約。去年本港就八個熱帶氣旋發出警告信號,另外亦發出兩次黑色、六次紅色和27次黃色暴雨警告信號,較過往每年平均為多。水浸報告結果分析顯示,水浸大部分因渠道進水口被樹葉、沙石或垃圾等雜物阻塞,減低排洪速度,另外亦有部分因位處低窪地點受潮水倒灌影響。大部分個案經渠務署進行緊急清理後,水浸已即時減退。


封面圖片:河道清淤機械人「深水清」在屯門河進行清淤工作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