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數字的價值觀

數字不僅會說話,選擇呈現一些什麼數字,也代表了一些價值觀!近日,海洋公園宣佈將發展新酒店,外界較多關注的是投標過程是否能獨立公正,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即是投標過程沒有問題,但作為一個主要以海洋生物教育和保育為目的公營機構,事事以遊客量和盈利數字作為營運目標,是否脫軌了?

1977年,海洋公園成立,一直以來,公園都構造教育及保育的形象,20多年來,教育和保育的成效沒有明確指標,但營運相對低調,也就沒有引起關注。但2004年,「蘭桂坊之父」盛智文接棒董事局主席後,立志替公園「起死回生」,營運模式急轉,也呈現了愈來愈多的數字。曾經和盛智文接觸的人都知道,Business經常掛在他嘴邊,他將海洋公園當作一盤生意來而非以教育和保育為目的的去做。這之間差別顯示在,海洋公園公佈的統計數據中,常看到盈利增加了多少;遊客量上升了多少;又或是,像這一次的新酒店投標的公佈中,也是強調酒店的投資回報率有多少?可以入住多少遊客?

然而,除了以上這些和Business有關的數字之外,另外一些數字,跟教育和保育海洋生物密切相關的,卻依然在一個大黑洞裡。譬如,各種海洋生物的死亡數字、健康報告,又或是,公園有沒有做統計,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入場人次中,遊覽之後,增進了多少海洋知識?改變了多少他們原來對海洋生物的看法?這一些數字,不是未曾出現過,就是非常罕有地出現,不為人注意。據了解,盛智文的看法是,動物的死亡只是一些「數字」,所以每年公佈一次就好,而且不用太詳盡。這種報喜不報憂的思維,揭示海洋公園高層以營利而非海洋生物教育及福利作為目的事實。

《香港評說》 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