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飲食

教我該用什麼油

153727966台灣揭發地溝油事件,香港也有不少食店受牽連,看見那一桶桶的油垢,巿民擔心吃下了致癌的物質,有受訪者說﹕「減少出外用膳」。然而,家用煮食油,也不代表了安全。很多所謂的「100﹪粟米油」,為了提高發煙點,會加入更耐熱的棉花籽油。要是有留意新聞,去年台灣曾揭發有油公司輸出接近2千噸棉花籽油產品到香港等地,內含「棉酚」一類物質。早在70年代,中國曾用棉酚作為男性避孕藥,後來發覺這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大部份國家已經禁用。香港商人購買這些劣質油,不難想像是混合其他產品出售,可憐的巿民卻蒙在鼓裡。

除此以外,選用煮食油,還得了解發煙點,即是「耐熱的溫度」。超過了能耐,就會釋出致癌物質。一般來說,動物和在熱帶地方生長的植物,都多含熔點較高的飽和脂肪。食店都會摻入豬油作煎炸之用,耐熱度高,可惜會增加膽固醇。家庭小炒,多以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為主,花生油和粟米油的發煙點在160°C,但為應付巿場需要,會給提煉到超過200°C,內裡混雜了什麼則不得而知了。而這兩款油品都各有缺點,不少人對花生敏感,而粟米油含頗多omega-6脂肪酸,會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近年巿場多推銷含omega-3脂肪酸的芥花籽油,可惜跟魚油不一樣,不能變成DHA,而且發煙點只有107°C,跟橄欖油同屬低熔點的油品,二者各有益處,但肯定不適合中式烹調的煎炒之用。

如果以高發煙點作為選擇重點,可以用葡萄籽油,含豐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發煙點高達250°C,而且含脂溶性維他命A、D、E。也是近年受追捧的健康食油。可惜,早在12 年,食安中心研究指出葡萄籽油含最多可能致癌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每種油脂都有缺點,這也許是對饞嘴的人的一份提醒,為了健康著想,最好少吃煎炸食物。

《飲食香江》/林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