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小品文章生活文藝欄

我的思念是圓的

【最佳小品文章獎】參選作品
作者:陽昕昀(工商管理學系二年級)

大班的冰皮月餅早早就在地鐵站打起了廣告,圖片里的月餅美味惹人饞。來來往往無數人,而又有誰明白月餅,有著怎樣的思念呢?

從《周禮》中出現「中秋」一詞,到今年30年才得一見的超級紅月中秋,中秋這個詞已經走過了四千多年。無論是唐朝首次將中秋列為節日,還是中秋在宋朝時的盛行,中秋節早就和人們緊密聯繫在一起。可惜我不是歷史學者,也不是中文學者,對於中秋的不甚了解,反而因為作為一位普通人,更能體會到與歷史學家、中文學家不同的,或許與大多數普通人相同的中秋感受。

兒時的中秋,是月下嬉戲。闔家團圓是大人們的目的所在,而對於未成年的我,則是多了許多夥伴一起玩耍。那時無憂無慮的我,總是揮霍著笑聲。或許是當時的肆意,現在卻再難得有這種徹頭徹尾的快樂。月餅是必吃的,蛋黃蓮蓉,五仁叉燒,各有所愛。花燈是必賞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月兔歡騰,各具特色。熙熙攘攘的人群,家家戶戶的笑臉,是中秋給我的最初的記憶。

上學時的中秋,是月里故事。兒時的我,尚未識字,當然不懂中秋的來源與含義。到了上學的年紀,才懂得嫦娥奔月這個廣為流傳的傳說;到現在我還能依稀記得「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樣的詩句。年齡大了些,自然成熟了點。兒時沒心沒肺的打鬧也因為再沒有了願意不顧形象玩耍的夥伴而最終消失。除了生理上的變化,這也是一個人成長的表現吧。父母的關懷總是讓青春期的自己不大愛聽,覺得太囉嗦,可是到後來,才終於明白已經過去的再也回不去的心酸。還是一樣月餅的味道,還是一樣的同一個月亮,父母滔滔不絕的說話聲,是中秋給我青春的回憶。

成年後的中秋,是月下歎息。明月始終在天上,歲月卻是一點點流走。月餅似乎不再那麼吸引人了,今年傳說30年一見的紅月也不期待了。小時候總以為長大太遠、難以觸及,得不到的又總是美好的,所以長大總是當時最期待的事情。可真正到自己長大時,才驚覺其中的無奈。離開了父母的懷抱,遠去了父母的關懷,思念才一點點湧上心頭,或許是思念童年,或許是思念青春,五味雜陳的感覺實在難以言說。到最後,月餅還是一樣的月餅,月亮升級為難得一見的超級紅月,而自己卻已不再是自己,這是中秋給我成長的記憶。

2015年花好月圓時,我思念兒時的月亮,我思念成長的自己。我的思念,是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