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悟空大鬧中央

用特技堆砌的賀歲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竟也看得我心亂如麻。在目前普選夢想即將幻滅的時刻,《西》片就像述說著一個「不可與中央對抗」的香港故事。

先從《西遊記》正典談起。孫悟空為什麼會與天宮對著幹?吳承恩在小說中交代得很清楚。

首先是悟空盤踞花果山稱王,跟菩提祖師修煉得一身法術,剿滅混世魔王後越發囂張,為奪金箍棒大鬧東海龍宮、為修生死簿大鬧地府。東海龍王與冥君先後向「中央」告狀,玉皇大帝驚悉有這等威脅「建制」的妖物,擬派神將下界收伏,但太白金星指悟空「有降龍伏虎之能」,為免勞師動眾,建議玉帝「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籙,拘束此間」,若違命再擒拿不遲。

玉帝遂派金星去招安,打發悟空做看管馬匹的「弼馬溫」,後來悟空知道這是「未入流」小官,大怒之下回花果山自封齊天大聖,搞起「獨立」來。玉帝派李靖、哪吒擒拿未果,只好二度招安,由「中央」追封悟空一個齊天大聖空銜。悟空欣然受封後,卻偷吃王母娘娘桃子,再度與「建制派」結怨,成為大鬧天宮導火線。

《西》片將這段故事重新組合和創作。在原著中,悟空一人做事一人當,電影中卻成了牛魔王的棋子。這電影與香港何干?

在《西遊記》原著裡,孫悟空是特立獨行,具反抗精神的角色。

毛澤東有詩云:「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在毛眼中,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是個敢於衝破傳統束縛、挑戰權威、反官僚主義的文學形象,不少中共文人也跟著老毛的看法「定義」老孫,認為悟空大鬧天宮,正好反映了古代人民渴求反抗朝廷暴政和封建勢力的集體心理。

毛以為自己是搞革命的悟空,但很多人卻視他如玉皇大帝。今天家喻戶曉的彩色卡通《大鬧天宮》,下集於文革前夕完成,當年還來不及上映,便被批評是「借古諷今」,其中玉帝嘴下有痣,更被指是反毛; 幾位創作者被勞改,全本卡通要到1978年才解禁。

今年賀歲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特別之處,是一反上述中共對天宮的傳統解讀,天宮不再是「反動」象徵,而是「正義」本源。

在小說中原應待三藏師徒勇闖火焰山時才正式登場的牛魔王,在電影中卻提前現身,成為「魔界」代表,擔當比原著更厲害的角色。悟空挑戰天宮的故事,變成了天宮與牛魔王之間正邪不兩立的神魔惡鬥,悟空只是給牛魔王利用來對抗天宮的棋子。電影看到此處,驚覺悟空正是現下中央眼中的香港。

上世紀50年代童思高在其《試論西遊記的主題思想》中指出,《西遊記》裡的神佛與妖魔其實一體,都屬統治階級:「神佛只不過是公開的『合法』的壓迫人民、掌握著人民的命運的統治者,有天兵天將、諸神法力等統治階級的威權。」

面對壓迫人民的統治者,悟空大鬧天宮,絕對是造反有理。不過今天時代不同,「統治階級」的形象要重塑,電影將神佛與妖魔嚴格區分,一正一邪;玉帝由原著的庸碌變成溫厚仁慈、深明事理,天宮「領導人」都善良可親。

悟空在原著中被「搵笨」當上弼馬溫,視為大辱,埋下大鬧天宮的導火線。在電影中,這弼馬溫的安排卻是出於玉帝一番好意,只是給牛魔王與「內奸」二郎神挑撥,悟空才會「與中央對抗」。

電影的論述與現實政治何其相似。中央政府聲稱為香港好,就算給港人一個假普選,也是為了不讓西方民主的流弊在香港重現而已。至於港人發起佔領中環等,皆因受外國勢力(牛魔王),以及與外國勾結者(二郎神)的擺布利用,才會「與中央對抗」。

電影中的悟空終於「覺醒」了,倒過來對付牛魔王。這個中國古典文學少見的「反權威」角色,給活活糟蹋了,竟因自責闖禍而甘心被壓在五指山下,變成另一個宋江,也仿佛預示了香港人爭取普選的下場。

《港人講事》   喬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