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小品文章生活文藝欄

忘記Steve Jobs,這是Tim Cook的時代

相隔一年,蘋果公司推出新版iPhone,但發佈會重點卻落於新產品iPad Pro之上,其配件Apple Pencil一出,令人想起2007年iPhone首度推出時,蘋果已故創辦人Steve Jobs一句:「誰想要觸控筆?(Who wants a stylus)」全世界開始懷疑,蘋果是不是變了,矛頭紛紛指向CEO Tim Cook。

對蘋果的質疑,大約可歸納成三種:

一. 蘋果是否不再創新?

二. 蘋果是否拋棄原則?

三. 蘋果「帝國」是否衰亡?

今年稍早,在下也曾探討過這些問題。但回頭一想,公眾乃至在下有這些問題應該源於一本傳記。

2011年,Steve Jobs病逝後不久,由Walter Isaacson撰寫、其唯一授權的傳記出版,將其成長、發跡、失敗、捲土重來的過程娓娓道來,公眾開始了解這位蘋果「教主」,把他當成蘋果不可或缺的「聖人」,他的一字一句都是不可違反的「教條」,故對現時Tim Cook所做的口誅筆伐,高呼「蘋果已死」。但Walter Isaacson筆下的Steve,似乎仍未能重塑真正的他,所以與他認識廿多年的記者Brent Schlender後來又為他寫了另一本傳記。如果只是看了Isaacson的說法,可能會被他錯誤引導,把Steve的一些不理性的說話奉為圭臬。

再者,我們都忘記了,Steve Jobs留下最重要的「教條」正是:「不要被教條束縛。(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Steve的創意不是沒有失敗過的,在蘋果第一段時期桀驁不馴,雖然洞察未來的眼光漸現,但待人接物態度仍然稚嫩,完全無法與人合作,令董事會對其忍無可忍,終在1985年把他掃走。十年後捲土重來,Steve大刀闊斧刪去大量產品計劃,聚焦於手提電腦和桌上電腦之上,挽回過去的劣勢,有半透明顏色外殼iMac更成蘋果經典之作。但事實上,蘋果也不是從此就平步青雲,創意也不是源源不絕。1998年的iMac到2001年的iPod中間過了3年,iPad的開發更是斷斷續續用了8年。(但也引申出開發iPhone的計劃)

創新需要等待,更不是一定成功。2000年推出的Power Mac G4 Cube突破設計慣例,機身不用風扇,以空氣對流散熱,劃時代設計令成為紐約現代藝術館館藏。但對流散熱問題多多,支架透明設計用久了容易變黃,銷量不如預期,最終黯然下架。iCloud的前身MobileMe也成災難,甚至連Steve Jobs也以之自嘲。既然Steve Jobs時代也曾跌跌撞撞過,Tim Cook似乎也應該有更多時間,找出未來路向。再者,主導公司的設計部門大權全歸Jony Ive,蘋果拿不出創意的話,似乎應該向Jony問責。(Jony Ive的故事,也可參考Leander Kahney為其寫的傳記)

誠然,蘋果已不是昔日以游擊戰術突擊各大公司,搶佔市場佔有率的弱者。現在他們是業界巨人,人們期待蘋果每件產品都改變世界,但iPhone4出現天線問題後,Steve Jobs也承認:「我們也是人,不是完美。」每件產品也能改變世界,是不設實際的期望。公司越成功,便越難突破過去,正如Sony、Disney,蘋果也無可避免。如果公司本身未能突破極限,尋求外力也不為過,過去蘋果的設計部門也曾經從外間設計公司尋求新衝擊。現在想來,今年WWDC宣布Swift語言的源代碼,雖然不受消費者留意,但或者正是自救之舉。

Apple Pencil或者的違反了「教條」,但世上最喜歡違反「教條」的正是Steve本人。接觸過Steve的人都表示,他個性難以預測,常常自我推翻:不喜歡iPod和iMac的名字,但最後又照用可也;不想產品「自相殘殺」,但iPhone和iPad都影響到iPod和Mac的銷量。雖然「教主」說不要觸控筆,但蘋果卻一直有申請與之有關的專利,而Pencil本身也不是一支簡單的觸控筆,筆觸功能有實際意義,亦不是針對一般用家,而是為專業人士而設。Jony Ive一向喜歡擺脫「設計」,令人以最直觀的方法使用產品,用筆畫畫應該比用手指方便吧?

身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公司,蘋果的競爭對手不是微軟、Google,而是他們自身。Tim Cook不是Steve Jobs般的獨裁者,他樂於放權予管理團隊,推出Pencil決不會是他一人決策,或許證明公司努力走出「教主」的陰影,開創新的時代。Steve也不是完美,第一時期破壞連連,第二時期的iPhone4也幾乎搞出禍,那又何必要求Tim要比Steve完美?再公道地說,Tim Cook面對的殘局,或多或少是Steve留下的。

近年來有段時間,蘋果曾經有錢過美國政府。以這樣的財力來看,如果世上仍有公司可以再次改變世界,我仍相信會是蘋果。但在WWDC和發佈會的掌聲的確開始少了,蘋果一定要好好面對現實,而不是一味唱好自己。畢竟沒有了「教主」的現實扭曲力場,怎樣唱好也似乎沒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