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話

從蔡若蓮過去了解教大民主牆事件

蔡若蓮這個名字自「國教事件」開始漸漸為人所知。近日,她兒子墮樓身亡令她的名字再度成為全城焦點。

現任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兒子墮樓後,香港教育大學(教大)的民主牆上隨後被貼上「恭喜」的字眼,此舉經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極大迴響。

若是普通學生墮樓案,社會大眾只會感到悲傷。同時,市民會直斥社會及教育局的不是,是它們錯誤的決策導致一名大有作為的年青人輕生。反觀,當教大學生們得悉死者的母親是蔡若蓮時,竟在學校民主牆貼上祝賀字句。此刻,我們除了要反思孩子們為什麼要作出此行為外,我們亦應思索蔡若蓮與學生的關係。為什麼學生要「恭賀」蔡若蓮?蔡若蓮早前做了什麼讓學生們反感?這一切要從2012年的國教事件說起。

2012年5月,教育局宣布9月起,小學將全面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為3期年,而小學及初中最遲需於2015年及2016年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獨立成科。同年7月,時任教育局課程發展主任兼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的蔡若蓮在向全港中、小學派發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中,加入不少推崇中國的字眼及普教中的元素,例如:把中國共產黨定義為「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及香港與內地教師交流計劃等,籍一面倒的形式歌頌中國,導致大部分學生反感。就讀新高中學制的黃之鋒及林朗彥等人組織「學民思潮」,以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成立。

此外,蔡若蓮曾擔任傳統左派校長,她表示學校每星期都會有升國旗儀式,藉此教育學生更有愛國的心。

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換屆,蔡若蓮獲委任為教育局副局長。其後,社會有聲音指蔡若蓮只曾擔任教育局中層職位,缺乏教育界經驗。社會上又批評蔡若蓮具深紅的背景,被任命為教育局副局長對學生不利。

由此種種的理由,加深學生們對蔡若蓮的不滿。藉蔡若蓮兒子墮樓一事,學生們對她的怨氣在教大民主牆上顯而易見。當社會上各方對學生在民主牆上的行為僵持不下時,我們不妨回首過去,從歷史中了解學生行為背後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