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社會議題

從抗爭到抗爭之上

近日有家長在社交網站發起聯署,爭取取消小三TSA,至今有四萬人支持。縱使教育局一直迴避批評,局長吳克儉更表示取消TSA是「好大倒退」,但私立的救恩小學已率先決定不再參與TSA,神召第一小學亦已決定由本學年起取消小三TSA。

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實行十年,坊間一直有批評,指TSA令學校為自身成績而催谷學生,白白加重學童負擔,但聲音一直零散,直到最近忽然出現今次聯署。意想不到的是,聯署擴散迅速,雖然未能令教育局全面取消TSA,但行動意義也不應止於取消TSA。

主權移交第十八個年頭,一路走來,特區政府施政質素每況愈下,但港人的底線同時也越來越低。去年底,數個中大學生組成的「一字馬」,製作了一條名為《變變變生命力:香港人》的惡搞短片,講述港人居住面積越來越小,但港人的身體也能適應環境變遷而縮小,最終更可以入住玩具屋。這些年來壓迫再大,但香港人的適應力都可以忍受。即使偶爾有民怨爆發,例如03七一、反國教、免費電視發牌,到去年佔領,不論規模有多大,或者結果如何,抒發過後便回復正常生活。

TSA「抗爭」在這個背景下發生,對筆者而言是很「奇怪」的一次行動。想想過去數年多次不同的示威,幾乎沒有一件事是有實際成果:反國教雖然令政府擱置課程指引,但隨便翻開小學課本,不難找到類似內容;有說雨傘一役令港人覺醒,但單是鉛水一事,港人仍無動於衷。大小的示威都不見其效,但今次網上聯署竟可以令最少兩間私校取消TSA,宏觀檢討也勢在必行。整個過程,投入與成果完全不相稱。

與此同時,當筆者以為港人的政治冷感不可逆轉,卻又有一班家長站出來,為孩子抱打不平。當年反國教,家長說的「唔好搞我個仔」言猶在耳,但其實「搞你個仔」又豈止在學校?而且豈止「搞你個仔」?家長在乎的都是較貼身的事,例如孩子每天要一早回校操練TSA,但一些形而上的東西,家長又好似不太在乎。但普選和民主,乃至大學的學術自由都必然影響下一代的未來,為甚麼這些又可以忍?

無論如何,爭取取消TSA都是一次「在沉默中爆發」,但TSA只是第一步。取消了TSA,操練文化也的確根深蒂固,接下來應繼續爭取改善整個教育制度。更重要的是,港人應該學懂不平則鳴,而非繼續降低底線。

話說回來,有謂問題不在TSA而在執行,但其存在本來已是多餘。要測試學童的基本能力,日常考試已經足夠,除非教育局認為學校考試比基本更基本。對一些本來已經有頻繁測驗考試的學校,師生的壓力就更大。雖然局方說TSA不必操練,但學校收到成績如不達標,又怎會不催谷學生?長遠而言,追求達標的機械思維,不但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到最後連特首很「重視」的創新亦一同被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