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徵文比賽生活文藝欄

從「崔健評港歌」看「港媒評崔健」 (新聞評論參賽作品)

文:李翌成(155183)

從「崔健評港歌」看「港媒評崔健」

中港矛盾早已成為香港的閒話家常,但凡任何一個來自中國的評論,都有可能挑動港媒神經,這次的主角是崔健。

國內音樂節目《中國之星》中,擔任評審之一的「中國搖滾之父」崔健,面對香港歌手許志安所唱的粵語歌《怎麼捨得你》,以冷言冷語批判選歌決定,引起本港媒體注意。港媒報道中,崔健先爆一句「我聽不懂粵語」,再一問「二十年前的老歌有何寓意」,對廣東歌的打壓惹來無數港人反感。

爭議仍在繼續,報道佔領各大版面。但事實上,主角不應是崔健,而應是對爭議作廣泛報道的本港媒體。

在內地報章報道事件後,《蘋果日報》為港媒打響頭炮,槍口對準紅星帽。槍響徹天,其他媒體緊貼其後,猛打那語帶偏見的崔健。《熱血時報》、《謎米新聞》、《晴報》、《頭條日報》、《am730》、《壹週plus》、《立場新聞》……一時間,洶湧而至的媒體以鋪天蓋地的報道席捲而來,但大多都是同一論調:崔健打壓廣東歌。未了解事實全部的讀者,通過閱讀激進的報道,自然對崔健感到反感,同時對香港強烈的歸屬感又再浮現,中港矛盾四字又在耳邊徘徊。

事件發展到今日,《中國之星》節目製作組終於開腔回應,一開口便是要求道歉。原因在於香港著名作家陶傑在《蘋果日報》專欄中,聲稱崔健曾表示「我聽不懂粵語,也討厭香港人只懂拿《海闊天空》等老歌自我陶醉一番。老是緬懷過去,老是浸淫在二三十年前的文化,說明香港的可悲。香港近二十年,完全沒有誕生和輸出任何優秀文化」。然而此話並非事實,屬陶傑的杜撰。而在《中國之星》節目製作組所公開的片段中,亦能夠發現電視版與原版有極大差異,被網民質疑有作誤導剪接,令爭議發生。

風波發展至此,節目製作組的剪接技巧,與崔健的言論,在此不作評述,但縱觀事件,可見香港媒體的報道手法存有不當之處。

「中港矛盾」四字,背後反映的是兩地本土文化的對抗,亦是兩種意識形態的抗衡。部分媒體深諳此道,並將其用作吸引眼球的賺錢工具,在崔健事件中,正正能夠將其反映。具有鮮明立場的媒體、作家,通過劃分勢力陣營、為你我他扣上帽子,甚至不惜「幫人」作出抨擊,製造出一則則新聞。此舉能夠吸引有著同樣價值觀的讀者群追隨,從而令其從中獲利,但亦使公眾委身於鐵幕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讀者不論站在哪一邊都無法得到事實的全部,只能聽到自己認同的「小品文章」,卻不能得到釐清真相的報道。

在關注港媒對崔健的報道時,讀者往往不會質疑報道的真確性,更加不會在讀報時考慮報道的專業性。無疑,這代表了危險。的確,新聞從業員理應遵從記者操守,以報道不偏不倚、公正不阿為宗旨,令讀者可全心全意信賴並接受各大媒體的新聞報道。遺憾的是,部分媒體以「泛政治化」為目標,在報道不同大小事件時,以政治議題渲染,將其升格成足以吸引閱覽數的頭版新聞。這些媒體的任務已非透露真相,而是將不夠注目的乾柴扔進火堆中,讓本有的火燒得更盛罷了。

當然,媒體會以此唯生,讀者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就如港劇《導火新聞線》中的一句對白:「讀者想看的是juicy的報道」。有立場的報道能夠吸引讀者的關注,而不少讀者明知報道並不專業,仍繼續追隨,原因不外乎尋求娛樂,滿足自己的八卦心理。如此一來,媒體就會選擇迎合讀者喜好而報道──畢竟是商業機構,尋求利益才是最主要的目標。惡性循環得以建立,惡劣的媒體生態亦因而構建而成。

那麼,我們還能相信媒體嗎?

一首廣東歌不能代表香港樂壇,同樣部分媒體亦不能代表整個業界。中港矛盾與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不知該如何解決。不過,香港媒體的專業性與公正,則需匡謬正俗,正己正人,解決積存已久的操守問題。否則問題只會世代相傳,令更多後人繼續哀歎。如今新媒體湧現,不少更力求公信之名,唯望新媒體的出現,能為社會帶來一道革新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