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港聞社會議題

張曉明「超然論」之我見

最佳新聞評論獎參選作品

作者:鄭賢二(新傳系二年級)

就在不久的日前,中國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張曉明於九月十二日發表演說,稱行政長官具有超然於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個機關的特殊法律地位,處於權力運行的核心位置,在三權之上。

言論一出,群眾譁然,時評者們也分成多派別,一曰「否定派」,譬如公民黨法律界議員郭榮鏗表示他對張曉明的言論十分失望,「我從未聽聞過特首在三權之上的說法,張曉明並不了解他的工作,他應該回去讀書多多了解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二曰「維護派」,例子當舉《文匯報》:「有人為了攻擊張曉明的解讀闡釋,說香港在回歸前就是三權分立,實在是睜眼說瞎話。」三曰「遠觀派」,前立法會議員湯家驊稱「梁振英的講話並未回應特首的地位是否『超然於三權之上』,目前指責誰誤導別人或是不負責任也是『無謂』之舉,只會讓香港民眾之間的對立加深。」

 

先不論三派孰是孰非,筆者認為,張曉明一舉又將一國兩制的核心問題放上了舞台讓群眾議論紛紛,僅從這個大方向而言,是有利於一國兩制在香港的發展的。自從上個世紀八四年核心領導人鄧小平發表關於「一國兩制」的對話以來,待香港回歸後,一直都是作為一種新的血液在嶺南大地上流淌,去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後,又再度鞏固了血液流淌的方向,即在「一國」的前提下共同發展。

 

然而,問題在於,「一國兩制」並非絕對「兩制」,在各個方面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我們能見到兩地同化的影子,它可以是香港大開大門發展旅遊業,亦可以是「滬港通」的設立讓經濟流通更為舒暢。內地現今也並非實行絕對的社會主義,從政治課本上可學到它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試問,中國特色是什麼?中國特色便是上個世紀吃窮了看窮了,如今高速發展并走著可持續發展的高要求的模式,這便是中國的特色。

 

因此,我們能在社會主義的大框架下看見資本主義的影子,上個世紀早期,這樣的模式甚至還遭封殺,稱其所謂的「不思進取的毒瘤」,無法預見的是,歷史在發展,它的腳步超過了經濟等上層建築的建設速度,趕著各方面因素在發展,這便是就發展而言現在大體的情況。

 

轉回來再看看張曉明的言論,在其發表的「為什麼說澳門不是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一文可見,他認為的三權分立並非一個籠統的概念,而是一個苛求的標準,並不能簡單地以為行政、立法、司法權由不同機構執行并相互制約就叫三權分立,這也許能成為三權分立的標準,但並非它的一個充分條件。

 

我們再來揣度張曉明的用意,張曉明講此事到底為何?行政長官梁振英給出了答案:張曉明主任講的是制度,包括香港的政治制度,以及法律制度,不是講個人。這就給出了一個所謂權威的答案,即你的言論指明我,我卻仍然笑臉相向的一種模式,姑且將其歸納為政治迴避,所以無論如何,問題的答案模棱兩可,激烈的討論交鋒是好的,但將其上升為人身攻擊,或者埋下種子,筆者認為這是十分不妥的。

 

綜上所述,張曉明向群眾拋出該言論,不管其原意如何,能見大家對政治體制的關心并作出激烈的交談是好的,否則,張曉明的做法存在不負責任的成份,沒有所謂的必要去引起群眾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