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飲食

平民百姓愛酸辣

冬蔭功 (2)到上海館吃飯,愛喝酸辣湯,為乏味的生活,帶來強烈的味覺體驗,喝幾口湯後,就連呼吸都火辣辣的,不過,酸辣湯並不是上海菜,而是四川的街頭小吃,有的說用來搭配餃子,更簡單的是配上大包,四川天氣炎熱,這湯能夠行血去濕,是平民的健康食品。炎熱的泰國也有酸辣湯冬蔭功,「冬蔭」是酸辣的意思,「功」就是指蝦。為了遷就本土口味,香港的中式泰式酸辣湯都是不辣,換上酸酸甜甜的,有點不是味兒。

烹調四川酸辣湯,酸味來自醋,辣味則來自白胡椒粉,這兩種調味都有闢味的作用,畢竟是街頭小食,用料較粗糙,豬紅、肉絲、雲耳之類,處理不好就有異味,加入醋可以消毒殺菌,辣味則可以減弱我們對真正味道的感受,腦裡就只有辣感。一碗材料豐富 的酸辣湯,應該稱為「羹」,老百姓連湯料一起吃,就是一頓飽肚的午餐了。至於冬蔭功,香港喝到的多加入椰奶,湯質滑身帶甜,也較濃稠厚身,重點是減少辣感,較易入口。在泰國西北面的冬蔭湯身較清爽,加入了較多的青檸汁,酸感會強烈點,但可以帶出蝦的鮮味。無論是濃或淡,泰國用的材料新鮮,湄公河盛產大頭蝦,用來熬煮的湯,鮮紅的蝦膏浮在湯面,配上新鮮草菇和不同的香草,例如香茅、南薑,檸檬葉,湯味馥郁,想起也叫人垂涎。在香港喝不到好的冬蔭,除了難有新鮮大頭蝦外,乾燥的香草,風味隨著水份一起蒸發掉,味道難跟新鮮香草相比,偶然還帶點乾草的氣味。

老百姓生活艱難,在平常的材料上加上辣味,會帶來一陣痛快的感覺,這種短暫的疼痛,身體會產生嗎啡類化合物來止痛,於是燒灼感退卻後,會有愉悅的感覺。香港人生活富裕,較難接受辣味的疼痛,並不是我們的感觀強烈,只是生活習慣而已。

《飲食香江》/圖文:林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