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將泛民建制掃進灰燼 港人也不覺可惜才是真正的民主

將泛民建制掃進灰燼 港人也不覺可惜才是真正的民主

台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被視為熱門的總統參選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出席全國競選總部成立大會說了這番話,頗值得思考:

「民進黨不等於台灣,國民黨也不等於中華民國,如果台灣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失去決定自己未來的權力;如果中華民國在我們一群人的手上失去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即使這兩個政黨被掃進歷史灰燼,台灣人也不會覺得可惜,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這或許是公關技倆,語言偽術,但此話不禁令人幻想,若然香港也有這樣的一位政治領袖,有勇氣說出這番話。猶記得梁振英在當選特首後也說過類似的說話:「現在開始,已經再沒有梁營、唐營、何營之分,只有一個香港營,所有香港人都是我陣營內的人。」這番話與蔡英文的比較實在相形見拙,而梁振英當選而來,香港人只有越來越分化

香港和台灣固然不可以相提並論,不過若然把這個大和解的概念放諸今日的香港,也有當中值得思考的地方。香港人善忘,稍為把時間軸推到記憶仍存的時刻,上年九月,佔領中環運動啟動,由佔領中環發展到雨傘運動,不少學者把香港的雨傘運動與台灣太陽花運動比較,認為兩地新一代將會在政治上擔當重要角色。

太陽花運動後適逢台灣地方選舉,「首投族」把運動熱情廷伸到選舉中,利用選票使馬英九輸到只剩下總統府。雨傘運動後,香港人的政治立場幾乎兩極,行政立法關係每況愈下。政改表決當日,建制派集體離場導致政改遭大比數否決,隨後建制議派議員哭的哭,罵的罵,各人醜態百出成為一時笑話。一場鬧劇過後,真正的輸家是誰? 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說:「移民數字增加,原因不是怕了共產黨,而是怕了年輕人。」范太更勸年青人要迷途知返,新一代的意見不見得有容身之所,而雨傘運動卻正正是香港新一代的創舉,讓社會更加關注民主自由,這是無法否認的。

一國兩制下必然出現矛盾,政府和議員,泛民與建制之間的敵視越見加深,議會中,本來應透過溝通解決問題,即使政見不同,甚至是彼此對立,都不能因此而拒絕合作,各走極端不是一個成熟的議會文化應走的方向,更遑論解決社會紛爭。兩制中不同的持分者要溝通,理解對方才可以化解矛盾,一言堂只會使情況越演越壞。政治現狀是比例代表制加上功能組別,北京可說是已經穩操勝劵,新一代的政治立場為何,也無法利用選票改變現狀。但想深一層,有多少個青年有打算利用手中的一票改變現狀,咬着死結能令事情變得更好嗎?

今屆區議會選舉是雨傘運動後首個大型選舉,社會上分歧擴大是意料中事,洐生的智庫組織和派別只會日漸增加,除了泛民和建制派別,還有一派別喚作建制不代表我,泛民不代表我的「傘兵」進入區選,新一代利用手中的選票,先選出為社區服務的代表,再一步步改變議會文化,才有機會改變現狀。

蔡英文能否當選也是未知知數,美國總統奧巴馬也破壞了在任內結束阿富汗戰爭的競選承諾。但若然香港能出現像這樣一個具風範的政治領袖,說出這樣的話:

「若果泛民主派不代表本土,建制派也不等於中央,如果香港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失去決定自己未來的權力;如果香港在我們一群人的手上失去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即使這兩大派別被掃進歷史灰燼,香港人也不會覺得可惜,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即使地位超然,也未嘗為一個美妙的憧憬。

撰文:李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