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議題

大機構的公關災難

浪犬「未雪」在港鐵路軌被撞死一事引起的社會震盪,在港鐵高層和動物團體達成部分協議之後,或者暫告一段落,但事件所帶出的問題是,除了這些巨型企業對社會愛護動物的價值觀未具敏感度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危機處理能力很差,尤其是這些挑戰來自傳媒及社運界時,未有能力及時和適當反應,以致造成公關災難。

首先,港鐵公關被傳媒揭穿多次講大話。在首份聲明中,他們指沒有見到「未雪」,所以繼續讓列車行駛,但當有現場人士在網上發佈「未雪」在路軌行走及被撞死後的照片時,港鐵又改口。還有,當港鐵不同人士出席電台訪問節目時,兩位代表對事件的表態,也截然不同,一位認為不管人或動物,若被困鐵軌,都用同樣處理方法。另一位則對這個問題支吾以對。明知要面對傳媒,卻沒有好好商討一套對外說法,不造成公關災難也很難。

事實上,像港鐵公司這種大型公司所出現的公關災難,還曾發生在愛協及海洋公園,雖然前者不是商業機構,是非牟利團體,但由於不僅員工眾多而且歷史悠久,也可將之視作大企業。譬如愛協,他們的公關在面對媒體和動保團體挑戰時,不是失言,便是急燥欠缺章法。像最近有傳媒詢問有關愛協突然撤換CEO的問題時,公關居然說不了解情況。而海洋公園的公關部主管,更曾在電話裡大罵傳媒……。這些情況,在在顯示一些大型的公營或半公營機構,也許長治久安慣了,均失去面對社會價值轉變的能力。

傳統公關的角色,也許只是老闆的化妝師。然而,現代的公關,更應扮演老闆和顧客的橋樑角色,不能盲目護主。不分就裡的護主,已經沒有說服力,只會將事情弄得更糟糕。

《社會議題》/謝曦


[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823/1884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