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4.06

《蘋果日報》

悼念武肺死者只為替習近平貼金
而且,全國性的大型悼念儀式理應在疫情完全結束、民眾生活恢復正常後才辦,以此作為翻過苦難一頁的起步點及見證。然而此時此刻內地疫情仍未真正過去,作為疫情原點的武漢還在封城,其他省市在防控疫情上仍如臨大敵,公眾生活、經濟生活則繼續受困於阻隔與關卡,跟疫潮前的「正常生活」距離甚遠;再加上全球各地疫情大爆發,既可能以輸入方式再在內地蔓延,也令中國形同告別疫情的悼念儀式顯得不合時宜。

《東方日報》

禁聚令形同虛設 廢港府縱容播毒
事實擺在眼前,港府以為靠市民自律就能萬事大吉,以為推出一堆禁令就當盡了抗疫責任,證明只是自欺欺人,一廂情願。連日來,不僅有返港留學生違反家居隔離令四出播毒,又有玩樂大過天的港人堅持外遊染疫而歸,更有商戶為了做生意不理禁令枱貼枱、人逼人。昨日深水埗黃金商場人山人海,市民根本沒有聽勸喻留在家中抗疫,一旦有人是隱形帶菌者,後果不堪設想。香港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偏偏廢官執法一味效婦人之仁,一味半桶水,到底要有多少人命犧牲,他們才會知衰?

《明報》

疫情尚未到頂 油價何來見底
其實,減產協議共識有兩個最關鍵的因素,一是美國作為霸主,可以振臂一呼呼籲各石油輸出國減產,但本身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以及第四大出口國,美國對減產沒有任何承諾,豈非沒有「反求諸己」,還要苛求於人,而觀乎上述特朗普的各種壓力,他能要求石油企業減產嗎?
第二個因素可能影響更大,目前全球受感染人數已經超過120萬,死亡人數6萬多,預計在未來兩三周,數字還會進一步大幅上升,而疫情將會發展到什麼地步,控制疫情需要多長時間,一切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全球經濟將會受到何等程度的打擊,目前言之尚早。既然對未來各種發展都無從估計,何來訂定減產數量並按此推斷油價的走勢?

《經濟日報》

網上造謠凌虐狠毒 全民痛擊莫遲疑
單靠坊間及市民提高警覺並不夠,還須政府加強執法和檢控,才能起阻嚇作用。若現行法例有不足處,應盡快修例或立法,並動用足夠資源,成立新部門,針對網絡造謠幕後黑手,切勿因憂慮被指箝制言論而猶豫。法國和德國在制定反假新聞法,在新聞自由、人權保障和公眾利益之間取得平衡,從而避免別有用心人士透過政治操作而散播假新聞和仇恨言論,激化社會矛盾,添煩添亂。如果情況嚴重的,應對網上黑手予以嚴懲。上述文明先進國家,已有例可援。

《信報》

政府應為港產口罩伸出援手
按照傳媒憑藉十六間本地口罩廠(包括懲教署製造供應公務員使用的CSI口罩)的公開資料統計,理論上,五月的最高口罩總產量可達八千二百五十萬個,即每日二百六十六萬個,大約可供三成多港人每日一罩,假如大部分港人留在家中減少社交接觸,樂觀估計勉強夠用。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數字,實際上是否如此還待驗證。
就算理論上勉強夠用,仍然存在隱憂,因為製造口罩所需的原材料之一熔噴不織布供應不穩,要是相關材料匱乏,本地口罩廠還是巧婦難為無米炊。熟悉熔噴不織布生產的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胡金蓮教授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有商家曾經考慮本地生產熔噴不織布,但未能覓得合適廠房,加上投資額以數千萬元計,因此未落實計劃。胡金蓮認為,香港要確保口罩生產,先決條件是熔噴不織布供應穩定,如果本地自行生產熔噴不織布,特區政府的支持不可或缺。

《大公報》

基本法必須得到全面準確貫徹落實
但不可否認的是,回歸後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逐步浮現,出現大量牴觸「一國兩制」底線的亂象,憲法與基本法的權威受到嚴峻挑戰。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指出,西方政客將香港享有的高度自治扭曲為「全面自治」,本地反對派全力「去中央化」,蠶食基本法賦予中央的權力,正是其中之原因。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及執行機制,可謂有的放矢。

《文匯報》

堅定憲法基本法制度自信同心奮進
18萬公務員是特區政府有效施政的最重要依靠,也是全面貫徹「一國兩制」的重要力量。基本法第九十九條訂明,公務人員必須盡忠職守,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公務員守則亦規定,公務員必須奉公守法、盡忠職守、不偏不倚、政治中立。目前公務員入職考試,雖已訂明必須通過基本法考試,但這顯然並不足夠。公務員事務局正在考慮要求所有公務員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這才是必須的基本法律制度安排。同時,公務員領會掌握基本法、自覺維護「一國兩制」天經地義、責無旁貸,特區政府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訓、檢討恒常機制,讓公務員牢牢掌握對憲法和基本法的正確認識,並且落實在行動上。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pare a thought for delivery workers
In the rush for safety and convenience, we are bound not to think of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ose making the delivery. As long as they are wearing a face mask, why should we do otherwise? But those on the mainland who had to live so long in home lockdown have expressed gratitude on social media for delivery drivers and riders. Many of us have experienced the same convenience and are likely to continue such services after the coronavirus crisis has passed. Society should ensure delivery firms offer favourable conditions and terms to employ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