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報章社評節錄3.16

《蘋果日報》

民主路上絕不會孤軍作戰
陳健民先生出獄後喊的第一句話是:「我要真普選」。此時此刻,真普選距離我們越來越遙遠,暴警的拳頭、伸縮警棍、胡椒噴劑以至各式槍械則近在眼前,並且不斷施加在市民身上。但是,警暴與制度暴力包括牢獄不能嚇怕陳健民先生,也不能嚇退市民。只要政府不回應包括獨立調查警隊暴行及落實真普選的五大訴求,市民各種各樣的抗爭不會停下來,陳健民先生及爭取民主的同路人也不會退下來。因為大家都明白,只有真正落實真普選,讓市民當家作主才能走出當前困局,才是香港的出路。

《東方日報》

英美疫情大爆發 旅遊警示何來遲
屋漏偏逢連夜雨。早前埃及旅行團一對確診夫婦居住的大埔富亨邨亨泰樓,再多一宗新增確診個案,衞生署漏夜進行緊急撤離行動,專家不排除病毒透過氣喉「樓下傳樓上」,情況猶如青衣康美樓翻版。事實擺在眼前,經過淘大沙士一役,再有康美樓播毒事件,港府依然沒有吸取教訓,依然將社會要求排查公屋及舊樓喉管之聲當作耳邊風。港府做事拖拉,從內地疫情猖獗才斬件式封關,到歐美疫情大爆發才亡羊補牢,再到「中招」公屋一再出現才急忙遷出住客,每次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疫情未至於全面失控真要嘆句福大命大了。

《明報》

發放綠卡引真正人才 修訂條例要釋除疑慮
目前綠卡申請者中,大量是已經獲得美國國籍的華人,他們持有美國護照,回到中國長期生活,需要經常更新簽證而十分不方便。前幾年曾經提出過給這類人發「華人證」,但遭到否決,近年給這類人發出5年多次往返的簽證,算是解決了這個麻煩,但他們還不能在中國買房子,這是實際的經濟損失,如果有了綠卡,給他們優惠,也就是給他們特權了。
事實上,大部分華人申請者是符合上述人才的要求的,他們學有所長,能夠對學術研究、科研創新或者對企業管理有所貢獻,優惠就不是特權了。而引起很多人不滿的是,本來就是憑藉特權出國的高官孩子,拿到外國護照後又沒有能力在外國立足,但又不願意放棄外國國籍,現在又以各種理由獲得長期居留並享有特殊照顧,這對其他的國人十分不公平。

《經濟日報》

英任人染病換免疫 政府急助港人撤離
唐寧街拿人命豪賭,香港必須警惕,底因有二。其一,港僑會直接受災。英國估計當地約有18萬港人,按官方取態,即近11萬人將要染疫。即使死亡率只有1%,數字已達1,080人,不少恐為年輕時為生計、坐船越洋到唐人街奮鬥大半生的老香港。
其二,不少在英港人勢改變計劃,趁長假期回港,加強本地防疫重擔。留學英國港生超過2萬人,直航回港機位已一席難求,萬千家長心急如焚,不惜一擲千金,多迂迴都要子女回家,甚至出動私人飛機,其檢疫隔離未來將成另一難題。

《信報》

全球抗擊疫魔 助人等於助己
若說意大利是另一個武漢,那麼英國可能是另一個意大利。英國前衞生大臣侯俊偉(Jeremy Hunt)警告,該國距離成為「下一個意大利」僅剩四星期,建議首相約翰遜立刻採取嚴厲措施,例如學校停課以及限制群眾活動等等。然而,英國政府迄今的防疫態度仍然相對寬鬆,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Patrick Vallance)甚至建議「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策略,讓六成人口約四千萬人染病,藉此產生抗體,以收長期防疫之效。群體免疫的原理是大部分人透過接種疫苗,對某種疾病產生免疫力,從而令其他無免疫力者亦較難受感染。問題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尚未有疫苗,難怪瓦倫斯的建議受到各方質疑,英國更被形容為「佛系抗疫」(除了尊貴的英女皇與菲臘親王上周末已搬離白金漢宮去溫莎堡避疫)。

《大公報》

抗疫是對毅力、管治力的一次大考
防疫是頭等大事,政府固然要嚴防死守,市民也要予以配合,只有暫停出境旅遊,才能避免引疫入港。不得不說的是,抗疫近兩個月後,市民開始有些鬆懈,從食肆人群增加、街頭有人開始不戴口罩、周末行山成群結隊可見一斑,埋下傳播風險。
事實已證明新冠肺炎疫情顯然比沙士更「流氓」、更難防範,不會突然而來又突然消失。沒有人知道疫情何時結束,有可能持續一至兩年,甚至變成風土病,因此,香港社會需要做好打長期戰、持久戰的思想及物質準備。說到底,防疫是對管治能力的一次大考,這個大考是漫長的,誰更能堅持,誰更有毅力,誰就更有機會早日走出疫症的陰霾。

《文匯報》

做好海外港人回港「避疫」準備
港人更關心的是,歐美、澳洲是港人子弟熱門的留學地。有人初步估計,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及其他歐洲留學的港生最少有5萬人。目前,已有留學港生透露在當地求醫無門,當地防疫意識甚低,政府更沒有為懷疑個案進行病毒測試,有很多港生爭相購買機票返港,已出現機票一票難求的現象。除了留學港生之外,歐美、澳洲還有不少香港移民,這些移民也是港人,一旦對本地防疫失去信心,選擇返港「避疫」,很可能導致新一輪海外輸入疫潮,給本港防疫增添難以負荷的壓力。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aul Chan can – and should – further loosen the purse strings
It is not the first time the finance chief has been urged to do more before the budget is even passed by the legislature. Like his predecessor John Tsang Chun-wah, who made a U-turn to hand out an unprecedented cash subsidy of HK$6,000 in 2011, Chan was also forced to supplement his budget two years ago with an additional HK$4,000 allowance for people who did not benefit from the blueprint. He apparently learned his lesson and offered each permanent resident a cash handout of HK$10,000 in this budget. Non-residents may also get a subsidy under the Community Care Fund.
Noting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epidemic have taken a turn for the worse, the Singaporean government is working on another economic relief package. Whether Chan is prepared to follow suit remains to be seen. The two places are different. But given our robust fiscal reserves, Chan certainly has the room to manoeuvre.